生态市建设推进林产业发展意见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林业强市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林业分类经营为基础,以生态建设和林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林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坚持科技兴林战略,开展依法治林,推进林业“四大工程”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的原则;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分类经营和管理,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坚持林业改革连续性、稳定性,保护合法权益的原则;坚持多渠道筹集林业发展资金,以非公有制经济造林为主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城乡林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的原则。二、主要目标3、到20XX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30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10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到20XX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52万亩,速生丰产林达到120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7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全市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绿色的新*。三、主要措施(一)全面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4、切实管严、管好公益林。依据《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的规定,按照特殊公益林、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三级保护程度,分类区划、分区施策。除特殊公益林外,允许利用重点、一般公益林进行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必要的科学研究;允许进行必要的森林抚育及更新性质的采伐;允许发展林下非垦复型种植业。对重点、一般公益林中的宜林“四荒”、第1页共10页疏林可以进行造林和补植改造。5、大力发展商品林。鼓励各种经济实体营造商品林。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企业,都要营造工业原料林。经市林业主管部门规划批准营造的工业原料林,纳入限额管理,保证限额供应。鼓励在规划造林的村旁、路旁、房前屋后、屯中隙地栽种树木,发放林权证。本着谁造谁有谁受益的原则,采伐林木不受林龄及采伐限额限制。6、放活人工商品林采伐林龄和经营标准。经市林业主管部门规划批准的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成熟林,可依据规划设计或市场需求自主确定采伐林龄和采伐方式,适时核发采伐许可证。不享受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耕地上的商品林编制好森林经营方案,按方案可随时采伐,保证限额供应。逐步放宽人工商品林特别是速生丰产用材林的抚育年限、间隔时间、采伐强度的限制,逐步实现经营者按市场需要自主采伐。(二)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7、保持林业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贯彻执行中共*市委《关于加快林业发展若干意见》(新委发〔2002〕21号)等文件精神,保护林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8、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也可以将其作价入股及作为合资、合作条件。对没有按转让程序进行林木转让的,要进行清理完善;对群众意见较大,违背公平原则的,要依法进行纠正。对零星分散的有林地,可将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合理作价后,转让给个人经营。9、对目前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森林,都要采取有偿转让、股份合作制、有偿分户经营、承包经营等多种形式确定经营主体,逐步将森林、林木、林地经营权和管护权落实到户、联户或其他经营实体。提倡联户和集约经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必须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体或代表大会讨论同意,采取公开招标、竞价拍卖等形式,面向社会进行流转,保证村民的知情权、优先权。第2页共10页10、规范流转程序,加强流转管理。认真做好流转的各项服务工作,及时到原发证机关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流转的过程中,要坚决防止出现乱砍盗伐、改变林地用途、改变公益林性质和公有资产流失等现象。发展、规范活立木市场,培育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