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学国防教育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国防建设的总体目标,国防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是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小学阶段国防教育存在着教育思想认知偏差和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短板等主要问题。因此,应在坚持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突破传统教育课程藩篱,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育策略,提高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小学阶段;国防教育;实践与研究“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指出:“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小学教育阶段国防教育的重视和推广对于建设和巩固国防,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xxx所说:“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德育体系,用好红色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的育人功能,培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笔者从2020年起就在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就如何提高国防教育在小学教育的实效性展开研究,联合原深圳武警边防支队,开发国防教育校本课程,邀请支队的官兵走进校园授课,同时配以国防教育教师培训、升旗仪式的升旗班战士演练、校园式军训拉练、参观校外实践基地、枪械初步体验等实践课程,在学科学习中渗透国防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安全意识,同时带动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重视国防教育,合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级课题《国防教育与小学德育结合的实践研究》正式立项。课题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探究国防教育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的途径,并尝试编写校本课程读本《国防教育小读本》。在完成区级课题结题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继续深挖,拓展深圳特色的国防教育,并于2020年9月,申请市级课题《基于深圳边防特德的国防教育拓展研究》,并立项通过。一、创新国防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国防意识近些年来,国防教育课程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特色办学的方式,以“加强国防教育”作为学校总体目标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作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该课程积极适应小学国防教育特点,组织师生探索和尝试构建国防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体系,着重实现国防观念入耳、入脑、入心,达到学生思想强、作风强、学业强、体魄强为目标的国防教育“三进三入四强”模式。学校国防教育整体体系探讨的出发点如下:建立完善学校国防教育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国防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修订国防教育校本教材,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编写国防教育渗透学科教学要点和教案,拓展“直接进入”“有机融合”“适当植入”“整合资源”“引申发挥”“拓展延伸”等渗透式国防教育的教学模式,提高国防教育实效。在此基础上,创新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在国防教育的课程教学中亦如此。我们要令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国防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开展教师的国防教育培训会,全体教师去认真研读国防读本教材,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有实际教育意义和创新精神的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拒绝一切表面形式化的口号式的活动。首先,課程通过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影视资料播放、课堂讨论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其次,学生将参加多种课外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