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以英语课程为例【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教育不仅要“增智”还要“育德”;教师不仅要“上好一堂课”,还要“培养好一个人”。本文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本为载体,探讨英语教学中立德树人意识引导教育。【关键词】立德树人英语学科教育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明确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0)第二章“战略主题”中也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把传授英语学科知识与立德树人教育有机融合,不偏不倚,准确地把握立德树人的“度”,在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教育意识引导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应尽的职责。一、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内涵立德树人既不等同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只是把书教好。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曾载:“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新时期的“立德既包括学生的德育,又包括师德的建设;树人,即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著名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Herbart)曾说:没有进行道德教育的教学,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没有教学的道德教育,则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历史的教育使命,学科教学在学校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要依靠“立德树人”理论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为自身素质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以促进自身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质的全面提升;从中寻求出学科教育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加强立德树人意识引导研究,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和英语学科教学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科教育教学是学生了解、知晓、传播、弘扬中外优秀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荣誉和责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自觉担当学生道德的“守门人”,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英语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德性,引导学生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正确理解外来文化,弘扬中国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英语教学全过程;注重立德树人与教学环节的联系,深挖英语学科素材中的德育内涵,探索立德树人的路径,创新立德树人的形式是当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二、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必要性课程改革、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中学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等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时期加强学科德育育人的必要性。1.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课程深化改革所需。202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20〕4号),明确了深化课程改革是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切入点。这些都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学校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英语课程标准》(2020版)也明确提出:通过英语课程“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一门语言,英语课程教学不只是简单的听说读写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英语学习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还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外文化的异同中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操,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其人文素养。因此,与其他学科一样,英语课程的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也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好书,更加要育好人。2.英语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是学生身心发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所需。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逐步发展成熟的时期,是人的世界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