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防生课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大力弘扬和培育国防生的民族精神,是推动国防教育的重要目的。培育国防生的民族精神,主要要通过国防教育,增强国防生的国防意识、提高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强化国防观念,为他们献身国防事业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关键词】国防生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文化认同1民族精神的内涵、结构与重要意义1.1民族精神的内涵与结构民族精神是一个文化范畴,是一个民族经过长期历史积淀的产物,它集中体现为一个民族所遵循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文化的共同心理。民族精神可具体界定为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平追求、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内容,这提示了民族精神的三个重要结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1.2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国防生教育是新世纪我军解决军官生成问题的一条探索性途径,它主要依托签约地方高校为军队培养军官。从近年来国防生的发展看,这种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已经成我军干部队伍补充的重要来源。因此,国防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成为衡量国防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国防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2增强国防生的国家意识2.1国家意识的主要内容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国家是垄断性的正当集团,只有国家和政府有权利用军队和警察等暴力机器维护社会秩序,这是政府的公权力,具有正当性。就中国而言,中国长期以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中国人潜意识的具有“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因此中国人的国家意识和国防意识很淡薄。国家意识是一个价值观念的范畴,它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其祖国的认同和向心力,是国民对国家忠诚并自愿承担相应义务、责任的同时取得相应权利利益保障的认识和心理状态。国家意识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国家主权意识、国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利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2.2培养国防生国家意识的主要教育构想要增强国防生的国家意识,就需要做好以下教育工作:2.2.1要注重培育国防生的国家主权意识主权意识是国家意识的核心。国家主权是指任何国家都有权独立自主地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并独立地处理自己的内外事务、管理自己的国家,任何国家和国际组织不得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别国内政。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使保证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生活于该国领土内的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基本条件。长久以来,一些西方国家为达到和平演变目的,继续维持和巩固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大肆鼓噪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以便为限制、越过、侵犯其它国家的主权制造舆论。当前,全球化进程已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构成了威胁和挑战,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职能。因此在对国防生实施国防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国家主权意识。2.2.2要引导国防生树立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自觉意识国家利益内容丰富,一般来说,凡是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或者对国家有好处的事物都可以叫国家利益。国防生教育工作之所以要重视国家利益意识的教育,是因为国家利益的明确是国家意识明确的最重要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时代尤其要注意国家利益的明确。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是以国家利益为主轴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的经济利益。世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由各个企业参与,资金、技术、产品乃至人员的全球性流动,使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可避免会存在为了团体利益而牺牲整个国家的利益等现象。这就需要在国防生教育中要不断强化强化公民意识,使形成自觉服从于国家最高利益的自觉意识。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它的本质就在于对国家利益的深刻关注。如果离开了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和关注,爱国主义就是一句空话。地方高校的国防生教育工作要强化国防生的公民意识,提高他们的国家利益意识,最主要的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