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问题研究摘要近年来,从在读大学生中征集新兵是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化、信息化军队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2020年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出台,应征入伍和退役复学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校园诞生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本研究以退役复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群体在校园再融入时存在的问题,挖掘其优势,提出针对性对策。关键词退役复学大学生校园再融入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5.077ResearchontheReintegr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RetiredfromUniversityDONGGuiqing,WANGCuihua,LIANGWenhui,HUANGZiying,FANJianming,CHENKaichen(SchoolofMarxism,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AbstractInrecentyears,recruitingnewrecruitsfromundergraduatestudentsisamajorstrategicdecisiontobuildamodern,information-basedmilitaryinanewsituation.Withtheintroductionofaseriesofrelatedpreferentialpoliciesin2020,thenumberofcollegestudentswhohaveeolledinmilitaryserviceandretiredhasincreasedyearbyyear.Aspecialgroupofretiredcollegestudentshasbeenbornontheuniversitycampus.Thisstudytakesretireduniversitystudentsastheresearchobject,explore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reintegrationofthisgrouponcampus,explorestheiradvantages,andproposestargetedcountermeasures.Keywordsgobacktoschool;collegestudents;reintegrationofcampus;problem;countermeasures1退役复学大学生的优势随着国家政策的发布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笔从戎。大部分学生入伍前对大学生涯迷茫彷徨,参军恰能提供一个提升思想境界、强壮体格的途径。大学生士兵由于知识水平较高,通常会被领导托予重任,普通士兵的质疑使他们不断提升对自身要求。调查显示,90%的退役复学大学生获得优秀士兵荣称,且近1/3荣立三等功,而基层连队每年仅有一到两个三等功名额,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士兵在部队表现较佳。(1)信仰坚定,政治觉悟高。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能接受系统化的思想教育,以政治教育为主,教育途径层层铺开,面面俱到。教育内容涉及党的理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每天的读报看报、观看新闻联播,使大学生士兵了解时事政治,实时接受教育;每周的思想汇报、党(团)日活动,以及不固定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士兵的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入党申请书撰写,使大学生士兵更加坚定党的信念,从而使他们在退役复学后更凸显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2)品行端正,组织纪律性强。严谨的部队生活、教育、训练以及领导战友的熏陶,使得大学生退役后打上军人烙印,一身正气。规范的条例条令,打磨了大学生的个性棱角,使其严格遵守组织纪律,且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退役后大多数依然能保持本色,得到多方赞许。(3)思想成熟,标准效率高。部队是一所社会大学,两年的摸爬滚打,困难与历练、坎坷与心酸,让大学生的心智逐渐发展。两年的部队工作生活,使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更懂得为人处世之道。相比普通大学生,他们更为成熟、缜密、冷静、谦虚,在学院、班级、社团中出色的完成工作,并发挥其模范作用。(4)目标明确,规划未来。在部队两年的思考,让他们明白勇于实践远比无谓思考更有意义。大部分退伍大学生复学后能直面未来,能从当下出发,树立目标,明确方向。其中80%以上的退役大学生能调整心态和位置,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2退役复学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成因2.1存在的问题(1)人际交往困难。47%被调查退役复学大学生表示由于年龄差距、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等的不同,以及插班式的学习使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其不愿意主动交流,无法打成一片。加上部队所强调的政治责任、意識形态、纪律观念、战斗精神等主流思想与大学散漫的生活习惯、多元的文化思想格格不入。突然的转变使他们无法适应大学校园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