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摘要:化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化学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键词:环保意识化学教学培养环保意识的培养是摆在所有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深入的课题,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望广大同行不吝赐教。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教育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近二十年來中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沙尘暴尘土飞扬,……虽然有的老师会说,这些我们都在讲,可是这远远还不够。一、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环保素养教师作为学生知识和信息的主要来源,自身的素质和环保意识将决定和制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效果。首先,教师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教学和活动中,让学生们了解了目前地球的状况,了解了环保方面的国情,了解了身边的环保问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首理,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学生真正认识到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化学教师,实验时,常用到各种会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实验时怎样确保有毒物质不扩散到空气中,尾气如何吸收,反应后废液如何处理等这些几乎每次实验都会碰到的问题,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逐步培养其环保意识。二、通过课堂教育把环境保护作为小公民自觉行动(一)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例如:1.初中教材讲到空气的组成时,让学生了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解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使学生初步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再“纯净”,已受到可吸入颗粒、有毒气体等的污染,再介绍这些污染物大多是化学物质,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的接触到,这样,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也对环保教育做了个铺垫。2.初中教材在介绍一氧化碳的毒性时,向学生介绍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一氧化碳)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自然过渡讲解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超级玛丽组合的实例来说明一氧化碳使人体中毒的原因是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3.二氧化碳气体的危害。在教学中通过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学生视野。4.以”水”为例,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应明确给学生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据统计显示,我国污水排放约416亿吨,其中45%来源于城市污水,55%为工业废水。这些数据引起学生在心灵上的震动,加深对防治污染的认识,进而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治淮河、太湖、黄河?”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学习环保知识感到即生动又兴趣盎然,印象至深,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5.在化学家眼中,没有废物,只有物质的循环利用。在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介绍日常生活中与环保有关的事例。例如,垃圾的分类;减少一次性塑料水杯、一次性快餐盒的使用;金属的回收;纸的回收;塑料的回收等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环保不但功在当今,利在千秋,而且利在当今,利在企业和个人。(二)化学实验中渗透环保教育:作为化学教师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实验必定会涉及到有害、有毒的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造成环境污染。在实验操作中,要教育学生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后的废液,一定要按指定处倾倒或回收。然后统一处理,严禁随意胡乱倾倒,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严格监督,培养学生良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