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船精神”引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初探[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而“红船精神”一直是党的重要精神财富。高校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结合时代需求,坚持弘扬“红船精神”科学内涵,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关键词]“红船精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价值诉求一、“红船精神”的内涵(一)“红船精神”的提出2020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xxx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首次阐述“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具体内涵包含“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①。这一论断是对“红船精神”的准确解读,之后,学界围绕这一科学概括,从多个层面对“红船精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内涵仍不偏离这一论述。黨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xxx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赶赴上海和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xxx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二)“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游船上闭幕,这条游船后来便被称为“红船”。“红船精神”虽然是近来提出的名词,但其精神实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就已显现。具体表现为:1、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并不是外来政治势力的切入,而是近代中国救亡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曾经一度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时髦词,先进知识分子竞相介绍这种新思潮,是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自觉自发的选择。2、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因历史上的某种巧合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之上,这个在1921年全中国只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有五十多个共产党党员的政党宣告成立。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受阻只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遇到各种艰难险阻的缩影,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中国共产党都怀揣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懈奋斗,不怕牺牲,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路向前。3、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能够大浪淘沙,最终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密切相关。中国一大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小的代表只有19岁,就是这样一批年轻人走上了引领国人革命的道路。从建党到领导工人农民运动再到革命成功,中国共产党在历经磨难后逐步壮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不同时期取得伟大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始终,在实践中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二、“红船精神”的价值诉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要求具有一致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是共青团中央2020年启动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培育对象包括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旨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教育青年,积极培养一批信念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要求包括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排除万难的坚强意志,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正因为“红船精神”的价值诉求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要求具有一致性,我们才要深入挖掘“红船精神”,培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敢于创新、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探索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红船精神”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育提供了生动的教科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学习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理论,了解党的历史、国家发展过程,学习党的理论成果,从中汲取有益成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三、发扬“红船精神”,培育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