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德育为首培养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新型劳动者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职业教育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主题,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步伐,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发展,2020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50.68万人,在校生达146.53万人,比“十五”初期翻了一番还多。多年来,江苏省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首,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新江苏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是:1.坚持德育首位,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苏省通过点线面的整体构筑,在实际工作中将德育为首真正落到实处。(1)突出育人重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多年来,江苏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德育为首,把育人作为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起点和重点,作为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省教育厅职能处室安排专人负责外,主要负责人亲自分管德育,做到一把手抓第一工作。各省辖市职社处亦明确专人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则普遍实行三级管理体制,一级管理由分管校长组织实施;二级管理由学生科、团委、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学生会组织实施;三级管理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团支部及班委会组织实施。从上至下,层层加强德育的领导和组织工作。(2)贯穿工作全局。为确立德育首位并发挥其良好的引领作用,江苏省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所有中心工作,在学校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内涵建设等重点工作中均有突出体现。2020年,省教育厅制定颁发了《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学生后勤管理规范》,坚持管理与教育并重、管理与服务并重、管理与发展学生个性并重的原则,以建设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和谐校园为目标,改进德育工作为手段,切实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2020年,省教育厅启动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计划。在建设标准中特别强调“坚持德育为首,加强三个文明建设,以育人为根本,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成效显著。”2020年,江苏省颁发《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标准》,并于2020年启动实施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把“学生培养”作为八项一级评估指标之一。(3)健全网络体系。多年来,江苏省十分重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网络的建设,现已形成一体两翼的工作模式和比较完备的网络体系。“一体”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德育工作要求,宏观指导和推进全省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两翼”指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省教科院,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门设立德育工作委员会,积极组织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和培训活动;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成立了20个教学中心组,其中德育中心组专门负责职业学校德育的教学研究、科学研究以及课程改革等。各市职教学会也相应成立了德育工作委员会分会。全省上下形成了行政指导、依靠社团、专题研究、全员凝聚的具有江苏特色的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体系。2.突出以生为本,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职教生源参差不齐的现象更为明显。江苏省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以“五创”为特色的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1)重视创意发展,挖掘学生个性潜质。职校生大多是“考分”社会标准的低成就者,对他们更需要打破原有的统一的考评标尺,坚持以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质,实现有个性的成长。江苏省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本性特点,让学生学有所长,各有其长;学有发展,创意发展,并将这种理念延伸到整个事业发展中去。省教育厅每年举办一届大型职业教育创意论坛,总结、交流、探索因材施教、差别育人的经验和规律。学校通过设立各种节日活动、组织兴趣小组等,培养和展示学生创意发展的才能和潜质。(2)普遍创高技能,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职业技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能培养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江苏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着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养成。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