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就业再就业工作讲话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努力实现十七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首要的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使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深入学习领会十七大精神,以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明确前进方向,开创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局面。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五年来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XX**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列入其中,确立了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本届政府组成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施政理念,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入了改革开放后最好的时期,为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五年,是就业总量稳步增长的五年,是就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是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的五年,也是就业人口受益最多的五年。(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年至20XX**年,我国年均新增就业岗位不到800万,就业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心、各方面关注的突出矛盾。20XX**年以来,各级政府在推进改革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中,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积极探索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五年来,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都超过900万,20XX**年达到1184万,今年有望达到1200万。20XX**年至20XX**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占全国就业人口的比重由33.6%上升到37.1%,乡村就业人口所占比重则由66.4%下降到62.9%;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50:21.4:第1页共13页28.6转变为42.6:25.2:32.2;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至4.3%的较低水平。在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进入高峰期的形势下,在劳动力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二)完善了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20XX**年以来,我们开始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并取得了很大成效。20XX**年,在对政策运行进行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36号),使原有的积极就业政策得到进一步延续、扩展和充实。各部门配套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包括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免征税费和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减免税费和小额信贷政策,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政策,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免征所得税政策,免费开展职业介绍和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补贴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含金量是很高的,使更多的劳动者得到了实惠。20XX**年至20XX**年,共有2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有500多万人。积极就业政策的成功实施,对于扩展就业再就业门路和稳定就业形势,对于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改善基本生活,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健全了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地区各部门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初步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努力为城乡各类劳动者提供有效服务。五年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已累计介绍劳动者成功就业5800多万人次;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实现了大学生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进一步增长的目标;推行农民工“就业、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使农民工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60%。特别是各地普遍开展了以“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再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帮扶零就业家庭解第2页共13页决就业困难。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有81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占零就业家庭总量的95.7%。与此同时,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