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教法改革,建构培能课堂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陈章建现在,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在逐步进入深水区,一些改革力度较大的学校,都在尝试建构属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型,创造自己的教学品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面临这样的形势,东电外国语小学审时度势,展开了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在吸取著名特级教师熊生贵老师的“练能”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自主课堂活动培能”教学法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经过广大教师的研究和尝试,初步形成了学校特有的的课堂教学品牌——培能课堂。一、什么是“培能课堂”“培能课堂”就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中的“能力为重”的思想为指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促进学生自主练能为路径,以自学和展练为突出特征,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保障机制,实现彰显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自主课堂模式。培能课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培能课堂的路径是:变传统教学的“教知”状态为练能状态,并且实施的是自主练能,课堂状态是自主课堂。培能课堂的模型特征是:自学和展练——这是新型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模型,我们要将其有机融入在我们的教学操作中,“培能课堂”将延续其优势,但又有发展和创新。培能课堂的保障措施是:建立与新的课堂教学状态相匹配的一整套机制。二、“培能课堂”的三种基本课型培能课堂的三种基本课型是:自学课展练课巩固课自学课的特征:体现自主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在结果。展练课的特征:体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展示与交流,重在合作探究与互助。巩固课的特征:体现学习结果的补充与提升,重在查漏补缺与知识的固化(运用)。三、“培能课堂”的基本操作模式培能课堂基本操作模式可概括为:自学练能——合作检能——互助展能——抽测补能。实际上表现为四步流程:(一)第一步(起步阶段):自学练能本阶段主要以学习任务单为载体,来实现学生自学练能。如何制定自学任务单呢?任务单的制定主要从三方面考虑:(1)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2)是培养学生什么能力。(3)是注重学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任务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是“自学自练”部分,主要呈现的是自主学习的过程。(2)是“展练预设”部分,主要呈现的是合作互助探究过程。任务单完成的两种路径:自练——排练。任务单是学生学和练的“拐杖”,这也是培能课堂起步阶段必不可少的。当培能课堂达到最佳状态,这根拐棍也就可以丢弃,不需要了。以任务单的方式导学,有别于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导学案。我们研究实践认为导学案内容太细,基本以练习题的形式检测学生的自学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各班师1生使用的任务单可以相同。但是为了实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每位教师拿到统一的任务单时,还需要在任务单上进行批注,批注的是教师教学的自我提示或修改,使任务单成为自己的(与别人不同的)教学案。任务单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整个流程的最起点环节。(二)第二步:合作检能当学生独立完成了自学任务单后,要在小班内进行相互检查、交流、订正。相互检查、交流和订正是合作进行书面学习的过程。之后,小班成员在任务单的提示下,进行深入的活动化学习,特别是围绕任务单上“课堂展练”的提示,展开合作排练。排练好了,才能进入课堂的关键环节——展练。(三)第三步:互助展能互助展能是“自学——展练”教学模型的关键环节。因为它是自学练能和合作检能的展示,没有或缺乏自学练能和合作检能后的展示,那自学练能和合作检能是难以得到延伸和保障,学生的学习就失去了动力、目标、控制、检验与巩固。而且,我们的说法是“展练”不是“展示”,展练意味着展示者不是单向的信息输出,而是“自己展示”与“共同训练”。这就强调了展示的学生要带领台下的同学充分练能——随时共同处于读、说、写、思、做、记及纠错、补充、评议等状态之中,于是台上台下就构筑成互动学习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