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摆脱贫困》第4集合力攻坚解说词【字幕】2024年10月17日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同期】起苗喽!【解说词】2024年10月17日,第五个国家扶贫日。1500万株茶苗,从这一天起,由浙江安吉黄杜村,陆续运往湖南古丈、四川青川、贵州的普安和沿河4个贫困县,为那里的贫困百姓,送去致富的馨香。饮水思源,不忘党恩。曾经,黄杜村村民在党和政府帮扶下,靠进展白茶产业脱贫致富。如今,他们捐赠茶苗、传递感恩,让血脉中流淌的真情大爱,凝聚为中国向贫困宣战、万众同心的合力攻坚。【同期】习近平: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加。【解说词】垒土成山,汇水成河。在中国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被给予新的时代内涵。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全社会广泛参加、众志成城的一股股力量,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强劲动能。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解说词】上去这高山望平川,这是千百年来,生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朴素的梦想。然而翻过一道山,眼前却还是一道道山。史称“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千山万壑,干旱荒凉。这里分布着宁夏中南部山区的8个国家级贫困县,曾被联合国专家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漫天风沙,将沟壑般的皱纹刻在人们脸上,也将世代贫苦的记忆埋进他们的心底。如何跨越东西部进展的巨大差异,不让一个地区掉队?1996年,中央作出东西扶贫协作的战略部署,沿海省份福建与宁夏结成了帮扶对子。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风尘仆仆地来到西海固,调研扶贫协作方案。就在那一次,他提出了吊庄移民的设想,并亲自为新村命名――闽宁。【字幕】2024年7月1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同期】习近平:先富帮后富,还是要共同富裕。我当时在福建,我那个时候是,当时就成立了一个闽宁协作领导小组,我是组长,来抓这个事情。但是那个时候,东部地区拿很多钱来搞这个也不可能,但是当时也是上千万做了这个闽宁村。这个是一个很效的措施,接下来呢我们还要做,全国还要把这个移民工程搞好,这是扶贫的一个必要手段――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这个只谁能做呢?只共产党能够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解说词】根据习近平推动建立的“联席推动,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加”的扶贫协作机制一批批福建援宁干部、工作队和闽商在西海固扎根奉献,数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开创了对口协作、实现共同进展的成功范例。【字幕】2024年7月20日宁夏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解说词】2024年,在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东部地区要下更大气力帮助西部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西海固,福建引入闽宁村的成功经验,先后帮扶建设了110个闽宁协作示范村,前庄村就位列其中。【同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观庄乡扶贫车间主管马稳红:今日我们来培训一款DIY的产品――绣球。首先大家拿出说明书看一下里面的配件。【解说词】马稳红是前庄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她和乡亲们搬出大山,住进村里新建的移民安置点。她还和不少贫困户一样,在家门口的闽宁扶贫车间上了班。【同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观庄乡扶贫车间主管马稳红:自己可以挣一点零花钱,也可以带自己的小孩儿还可以照顾家里面的老人,挣钱顾家两不误。【解说词】西海固的脱贫攻坚融入福建基因,让这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拥了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更了弱鸟先飞、敢为人先的胆识。在全国范围内,因残致贫、因残返贫都是脱贫攻坚的难点。2024年,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又一个创举,闽宁扶贫协作创建了首个残障人士托养创业中心,让一些劳动能力的因残致贫群众,在这里重新焕发光彩。辛宝同和托养创业中心的几个年轻人成立了电商合作社,援宁干部帮着跑市场、谈订单、打品牌。运营第一年他们靠卖西海固土特产,营业收入就超过2000万元。【同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神林乡辛平村村民辛宝同: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我们几个残疾人一块儿能够把我们自己养活住,我就觉得已经很好了。但是真的没想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