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创生孩子学习的原动力——蔡宏圣老师《认识百分数》教学赏析数学课,尤其是小学数学课,教师从何处入手展开教学,教学中哪儿是师生教和学的重点,这些重点采用怎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一直是我的困惑。最近偶读蔡宏圣老师的教学实录《“和谐教学”视域下的“认识百分数”》一文颇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不由的多读几遍,细细品味。“只拣儿童疑处行,静待春花烂漫时”不由得浮上心头。蔡宏圣老师在教学中面对儿童教数学,在儿童的经验世界里努力挖掘能解决儿童疑问的具体和抽象、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桥梁。这样的教学对儿童形成意义久远的“良好的数学教育”是不会远的。【片段一】课前谈话,从“矮胖子、瘦高子”入手,让学生体会“把身高和体重结合起来才能比胖瘦”一、导入师:前段时间大家集中学习了分数的知识。首先了解一下大家学得如何。(师出示习题)千克少先队员采集树种,甲小队采集树种(),是乙小队采集树种的()。生:甲小队采集树种(千克),是乙小队采集树种的()。师:很好。那这两个分数有什么区别?生:一个分数带有单位,一个分数没带单位。生:带单位的分数表示的事具体数量,而没有带单位的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数量”“关系”)师:也就是说,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这些知识都是我们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基础。【赏析】课前谈话,通过胖瘦程度的说明将儿童从“绝对数量”带入到“相对指标”,儿童的认识提升无形中就提升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习题的出示既孕伏着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也暗示着不同,这样的导入目的十分明确有效。【片段二】二、交流“学懂的”,促进学生完善理解。师:经过昨天的先学,我想大家都有了收获:一是学懂了什么,二是还有什么是不懂的。请大家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小组交流,渐次完成,并纷纷举手)师:高举的手。说明大家特别期待全班交流。交流的顺序老师来定,先说说学懂了什么。再交流还有什么是不懂的。因为有些不懂的,在交流中自己会慢慢明白,这样我们就可以聚焦于沉积到最后大家还不懂的问题。生:我学会了怎么读写百分数。(师板书:读写)生: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很多,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百分数。师:也就是百分数和分数间的联系。生:学习百分数是因为“便于统计和比较”。师:也就是百分数的价值。生:我弄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1.交流“百分数的读写”。师:(看着板书)还真厉害,如果我来学百分数的知识,也就这几个要点,我上课前认真翻阅了各位同学的先学作业,发现:即便是懂,也各有各的不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赏析和点评一下各自不同的懂,相信你会得到新的提高,(出示下图)这是同学们关于“百分数写法”方面的想法,觉得如何?生:我觉得第2中写法不对,书上说“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而他还是写成原来分数的样子。师:嗯,全班只有两个同学还写成分数的形式,要知道自己看书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要注意认真哟。生:第1种写法,那个符号写得—师:对不起,我打断一下,那个符号有名称吗?生:哦,叫百分号,他把百分号的圈写得太大了,和“90”中的零混在一起,还以为是“900”呢。师:分析的很有道理。哎,第3种写法是XXX同学的的,请他来介绍一下,他写的时候是怎么想的。生:我也觉得百分号的圈和“90”的零容易混淆,所以把“90”和百分号隔开一点,这样就看清楚了。师:好办法,但也要注意隔开的距离要恰当。除了这个办法,谁还有其他办法?生:我觉得把百分号的两个圈写的小些,而“90”中的零写得稍大一些,也能看清楚是百分之九十。师:对这个同学提示我们要注意把百分号写好。大家昨天看书,看到的百分号是印刷体,两个圈都写得靠中间。我们平时手写体的百分号,可以有意识地把两个圈分别往左上角和右下角靠(边说边示范),这样不刻意地把百分号和分子隔开,也能避免混淆了。来,谁来报两个百分数,大家写一写?(生随意报出百分数,师启发学生报分子是小数的、大于100的百分数)2.交流“百分数的意义”。师:百分数的写和读是连在一起的,通过刚才的交流,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