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教育案例南宁沛鸿民族中学蒋春瑜2012年5月22日特别的爱给特殊的你一、案例概述:(一)学生情况分析:1、家庭情况:肖某同学,父母离婚后,母亲出国,父亲再婚,且又生有一个儿子。该生随父亲生活,父亲平时上班,工作较忙,无暇顾及儿子,后母认为不是自己亲生儿子,也不闻不问。亲生母亲远在异国他乡,鞭长莫及。2、学生情况:该生因长期处于一种无人管照的环境,得不到亲人的关爱,性格冷漠,多疑,不相信任何人,且脾气暴躁,攻击性强。3、家长态度:该生父亲对儿子寄希望不大,只求不出大事。平时只要接到班主任反映问题的电话,便会回家揍孩子一顿,从不跟孩子谈心。(二)观察发现:1、我接手该班后对该生进行仔细观察,发现该生基本上能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并能坚持听课。但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不好,性格也不好,又因家庭的原因,往往有的同学看不起他,也没有同学愿意跟他玩。但他课后常爱主动找同学玩,且表现得很突出,时常生硬地拉别人跟他说话,只要哪位同学表现出不太乐意,他便马上生气,双手紧握拳头,两眼圆瞪,接着就大骂别人,并四处找打人的工具,待老师出现时,立刻表现出受了很大委屈似的样子,还恶人先告状,说别人看不起他,在后面说他坏话。2、该生还有细心的一面:下楼去升旗时,他总是一个人走在最后,有几次我观察到值日生忘记了关灯、关电扇时,他总是默不作声的将电灯、电扇关了,有一次我望着他并给予他赞赏性的微笑时,他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可见,他也挺细心的。3、我又发现他也象大多数的学生一样,有较强的上进心,喜欢被表扬:当我发现他主动自觉的关灯、关电风扇后,有一次我在全班表扬了他,当时他显得特别高兴。从那以后他关灯关电风扇更加的积极。于是我安排他做了卫生委员,他做得很卖劲,只要教室脏了,他便马上叫值日生去扫,如果值日生不去,他便显得很冲动,甚至想打人。4.最后我还发现他特别渴望老师关注他,只要老师多关心他,多跟他谈心,他那段时间就变得很安份,且还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得到老师的器重。二、我的处方(一)分析与诊断:该生因家庭原因,造成极度自尊,在家长期得不到亲人的关爱和重视,在校又没有几个朋友,心里的郁闷得不到发泄,且自己又没有什么特长来赢得同1学的尊重,心理便很失落,对他人失去了信心,便变得暴躁易怒,怀疑他人,并且有攻击他人的倾向。再加上学习成绩的不理想,担心老师看不起,同学嘲笑,于是又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二)思考与对策:改变家长的认识和教育方法;对该生采取疏导、鼓励、表扬三结合措施。(三)沟通要求:1、与该生谈话交流,充分鼓励他的细心和认真。在那次发现他主动关教室的灯及风扇后,我及时的与他谈话,大大的将他表扬了一番(尽管有些言过其实),并安排他做卫生委员,期末评他为优秀班干,发给奖状予以鼓励。2、安排同学主动跟他玩,并叫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学习。同时也请其他老师多关注他,多发现他的优点,并及时表扬他。3、联系家长,将自己的观察发现及对孩子的客观评价告诉他的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使家长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理解并支持和配合。要求该生父亲平时多抽时间跟他谈心,问问他在校的表现,只要一有进步就表扬他。同时要求他的母亲多打电话跟孩子谈谈心,让孩子感受到浓浓的母爱。另外也对他的继母提出了一些要求。(四)改变与现状:1、经过这个过程,他的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孩子不闻不问,父亲尽可能地抽时间跟他谈心,母亲也从国外给他打过几次电话,继母也给了他一些基本的关爱。另外学校里的教师、同学也很关注他,使他找到了自我,且有了自信心,与同学的关系也一天天好起来,很少发生攻击他人的现象了。2、该生个人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上课听得更仔细了,作业也写得对了,成绩慢慢地有了上升。跟同学相处变得很自然了,不再那么多疑了。三、我的感悟1、“每一个孩子都享有爱的权利。”“相信每个学生都懂得爱。”“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所有这些观点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人人都有需要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家庭中得到的爱是不同的。我想肖某同学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对于他这样一个离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