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主题学习”之花次第绽放杨威中学王娜3月19日至3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团队,到山东进行了为期六天的语文主题学习活动。真切地感受到“语文主题学习”现已成为一只“奇葩”,在山东大地已悄然绽放,它将给语文学科带来前所未有的大改革,语文教学也将迎来新的曙光。现在,我将这几天学习中的收获进行汇报,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产生共鸣。一、营造读书氛围,打下学习基础一所学校如果书香浓浓,文化建设就有了重要载体,读书只有融入师生的生活中,才能唤醒他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在高密的文昌中学,潍坊的龙源中学,我真正感受到了那校园里的浓浓书香气息。(一)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学习期间,我对高密市银鹰文昌学校采用1+X+Y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感触很深。“1”是指精读课例的教学,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从中品味、欣赏蕴含在词语,句子背后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语文能力训练,并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可以说,这篇文章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X”是指若干篇略读课例,除一篇精读课例外,单元内的其它篇文章都作为略读课例,对于这些文章,不必探究每一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意,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教师可采用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运用精读课例学到的方法进行自学。“Y”指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主题体系,每个单元拓展一本书,用以强化本单元的主题训练点,使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二)到“阅览室”去读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明确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为了达到这个阅读量,四所学校都购买了大量学生适读的书籍,安排专门人员管理,实行全民免费开放阅读,为学生的“海量阅读”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大大提高了图书的使用率,也极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三)建立图书角,让图书漂流活动持续进行在四所学校教室里,都有一个班级图书角,听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说:“他们每学期都要举行至少两次“好书捐读活动”,全校师生每人每年贡献1-3本好书,书非借不能读也。学校通过这种形式也加强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并且在捐读前,每个学生可以在书的扉页上写一段推荐的话,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并签上自己的名字,班级图书角由专人管理,负责登记造册,日常维护等工作,学期末,图书还可在班级之间交换流动,图书所有权归学生个人,毕业时可以领回,也可以捐赠给学校,真正实现了“捐一本,读百本”。二、依托练笔载体,提高写作欲望读和写是分不开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四所学校都采用了多种方式。(一)共写教学(学习)随笔每周一次,教师随笔以教育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适当兼顾对日常生活、社会、人生、自然的观察与评论,学生随笔可以写读书收获,成长经历,学习心得,生活观察等,以学习生活为主。(二)共写日记教师和学生一起天天写日记,记下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受,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各校均建立正规的日记本,师生定期进行日记交流,教师总结讲评,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日记本上留下自己的感言,这个方式很好增进了师生感情,对于写得好的学生的文章编入学校《语文作文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三)共记“阅读卡‘在诸城龙源中学,我们看到了已经装订成册的“阅读卡”,内容包括:阅读篇目、作者、读物类别、故事梗概、美文撷萃、我的赏评、我的感悟等栏目。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读书笔记就在一万字左右,教师每周一评,以表扬鼓励为主,学生的读书兴趣非常浓厚,效果也显而易见。三、举行多种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一)举行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四所学校都集晨诵、午读、暮省为一体,让学生在晨诵、午读、暮省中体味经典诗文的魅力。(二)举行家校共读一本书活动四所学校都倡导“家校共读一本书”活动,家长、教师、学生同读一本书,同写一份稿,同讲一个主题,不仅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还增进了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三)举办大型读书节每年4月23日,是国际读书日,四所学校都分别举办了大型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