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与跳绳课教学设计与说明一、指导思想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二、教材分析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的锻炼,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被动、最不愿学习、最感枯燥的运动技能。那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因而本人把这节耐久跑教材的教学,结合我校的特点,设计成自然地形跑。利用自然地形跑,不仅能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弹跳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顽强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而且还能利用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等自然条件锻炼身体,并且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教学效果,是发展耐久跑能力的有效手段。跳绳是中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根据北方的气候特征结合天气变化、场地的限制性,本课选择了跳大绳,且以比赛的形式开展的。三、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不完善期,对耐久跑有心理障碍,感觉枯燥乏味,对此把课设计成自然地形跑,通过钻、绕、跨、跳等手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体验耐久跑的技术动作,感受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体育。四、教学过程(一)课的开始:1、首先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在课的开始部分安排了由组长带领的个性跑,充分提高了学生的锻炼兴趣。2、通过游戏“钻四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热身的目的。(二)课的基本部分:1、在自然地形跑中,安排了钻跨栏、绕红旗、钻绕双杠、跨越体操凳等项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排除烦躁情绪,让学生在愉快的感觉中学习、体验耐久跑的动作技术,使学生很快掌握所学,达到教学效果。2、在自然地形跑之后,安排了一个自然地形跑计时赛,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程组为胜,它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能够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以及迅速反应、果断解决的能力,同时还能发扬团队精神,相互配合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3、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教学切合实际,根据我校开展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大绳动作的实际水平,在跳长绳中,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告诉他们以比赛的形势进行“∞”字绕环练习,最后比赛,看哪组跳的多,获胜的鼓励。(三)结束部分:经过一节课的练习,学生已经很疲惫,此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随音乐做放松动作,使学生身心得到充分放松,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最后,学生自评本课的感受与收获,教师总结点评。五、预计运动负荷与目标:通过本次课学习使85%以上学生懂得应用耐久跑技术进行体育锻炼。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最高心率180±5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5次/分,练习密度为40±5%左右。耐久跑---自然地形跑的要领与注意事项:(以途中跑技术为主)(1)途中跑技术的要点:跑时,头和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轻松自然摆动,大腿前摆稍小小腿自然折叠前伸,以前脚掌过度全脚掌着地、后蹬用力适中,保持重心高且平稳,步幅稍小,轻快、放松,利用鼻和半张的口进行呼吸,一般跑二三步一呼,再跑二三步一吸,并特别注意加强呼吸的深度和一定的跑的节奏。(2)途中跑注意事项:1、注意身体重心起伏不要太大。2、注意途中跑的节奏,体力分配适当。3、注意呼吸方法正确应用,跑时有合理的呼吸节奏。(3)自然地形跑注意事项:掌握好减速时机,急起急停,判断准确,及时钻、跨、跳跃障碍,灵敏、机智,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