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论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行政管理支出与其他政府支出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公共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是面向全社会的一种管理,其数量与价值都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确定,其管理对象和接受管理的主体不具有排他性。因而行政管理属于纯公共产品范畴。其支出也必须由政府财政予以提供,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收取税收来提供经费的来源。其次.从直接生产与消费社会财富的角度看,行政管理支出属于非生产性的社会消费性支出。公共行政部门提供的经费一经使用,就会引起对社会物质产品的消耗。政府职能是通过财政部等具体职能部门表现出来的。这些职能部门在财政支出的安排和投放等活动中,实际是在执行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因此说政府的职能活动离不开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也就离不开行政管理支出,这就决定了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基础性地位,其效率的高低不仅会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而且会给其他的财政支出带来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因此,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适应,政府机构的结构从而行政管理支出的结构也应相应进行调整。而从我国行政管理支出规模的现状来看,我国行政管理支出面临着诸多问题:总量上超越现实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超速增长,结构上不合理,这些都已经严重影响到行政管理支出的支出效率,从多方面给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内,以保证政府正常、高效行使职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其对其他财政支出的“挤出作用”,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政府职能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行政机构的设置是根据政府履行其职能的实际需要确定的,并经过一定的法律或制度程序确立。它与各级政府之间或职能机构之间的职权划分相联系,体现了国家在既定时期之内管理社会经济工作的需要。一、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存在的问题。1、行政管理支出总量规模逐年递增。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增第1页共5页长趋势明显,总量上,从1978年的4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4835.4亿元,增长了97.5倍;从相对比重看,行政管理支出占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37%增加到2005年的14.25%,增加了9.88个百分点;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1.35%,增长到2005年的2.64%,增加了1.29个百分点。接当年价格计算,行政管理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53%。这一速度要高于经济建设、社会文教、国防等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迅速。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说来,随着财政支出的增长,行政管理支出也会相应地增长。不过,由于行政经费属于纯消耗性支出,因而其增长速度应小于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这样才有利于政府把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应如此。3、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行政管理的费用已经接近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文教支出。在现阶段情况下,政府应该拿出更多的钱来投入到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等事业上来,而不是应该以行政建设费的形式支援政府公款购车、公款购房以及干部的所谓的出国考察学习。4、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内部结构不够合理。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不合理的原因。1、无主消费和炫耀消费。行政支出之所以不好控制,主要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公务人员在公务消费中存在典型的“无主消费”和“炫耀消费”意识。所谓“无主消费”,就是“花公家的钱不心疼”,在日常消费中大手大脚。社会上流传的“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屁股底下一栋楼”等民谣就是“无主消费”的形象写照。此外,地方财政实力的持续增长,也让一些政府部门有了讲排场、比阔气的物质基础,出现了“炫耀消费”的攀比心理。如办公楼越建越豪华,车越买越高级,公费出国学习、培训、考察之风更是愈演愈烈不胜枚举。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官意志对行政管理的干预。关于财政支出,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常在领导面前哭穷,就会第2页共5页比别人多喝一碗粥。在一些地方,领导的条子比编制好的预算还要厉害,条子干预预算盘子的结果,不仅大大增加了行政支出的成本,也让一些部门热衷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