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VIP免费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_第1页
1/50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_第2页
2/50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_第3页
3/50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游园不值教学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设计1一.揭题,介绍作者1、春天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古今中外无数文人墨客用饱含深情的语句描写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2、今日我们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板书课题《游园不值》。3、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4、介绍作者二.讲评诗歌1.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2、师示范朗读。3、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4、借助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5、字词质、释疑。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小扣:轻轻地敲。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柴扉:柴门。久:很长时间。6、指名逐句沟通对诗句的理解。(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7、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三.深化理解,体会意境。1、启发想象: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有柳树和各种漂亮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2、作者在文中借一支红杏来烘染满园春色,可谓构思奇特,耐人寻味。再读诗文,你从中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受呢?(对春天的喜爱)并将诗中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示出来。(学生各自据诗意画画)3、沟通:投影学生的画,师生评议。游园不值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扣”。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读懂诗句,体会感情,感受意境。4、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教学难点:理解“应”、“怜”、“屐齿”等字词;学习诗人的写作手法。教具准备:幻灯,课文插图,小黑板,电子琴,鲜花、蝴蝶、枝叶、小鸟的图片,“红杏出墙”实物。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了解诗题。1、同学们,大家喜爱春天吗?(生:喜爱)2、谁能背出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呢?(学生背《春晓》、《惠崇春江晚景》等。)[联系旧知识,激发学习思维的“热点”,以较强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探究心理投入新课学习]3、背得真好,我们掌声表扬。(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今日,我们再一起来学习和欣赏宋朝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请大家打开课文第十二课。(老师板书诗题,学生齐读。)4、诗题中,同学们有不明白的词吗?[提倡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勤思好问的习惯]生:“不值”是什么意思?师:“不值”这个词可不容易理解,请大家看看字典上的解释,选择最佳答案。(幻灯出示“值”字在字典上的六种解释,引导学生选择第5项解释:遇到、碰上)[教会学生勤查工具书的学习方法。]师:一起来说说整个诗题的意思。二、看图激趣,初步感知。师:同学们请看上这幅图画,(出示挂图)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一条石子小路,上面布满了青苔。生2:我看到了一枝红杏伸出了墙外……生3:我看到了诗人站在园外敲打柴门…………[学生自由看图说话,既激发兴趣,又能增强观察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力及表达能力。]三、品读诗文,理解诗意。1、朗读训练。(1)、请同学们大声朗读古诗。(小黑板出示诗文)(2)、指名朗读古诗。(3)、大家说他读得好不好?哪里读得不好?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让学生懂得对周边事物进行评价,懂得读好古诗的关键是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感情。]2、小组合作(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诗句的意思和诗人的感情,小组内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做上记号。(沟通汇报)[小组合作学习,能在集体中表现出互帮互助的好风气。](2)、大家先看第一、第二句话,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根据学生的提问在小黑板上画出“应”、“怜”、“屐齿”、“印”等字词,其他问题即问即答。)3、理解难解词语。(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