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课题组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农村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世界,在这里孩子们能体验到更多城市里无法感受的东西,借助这一便利条件,结合相关文件信息,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均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意味着是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这是建立在幼儿“爱游戏、好嬉戏”的天性需求和进展特点之上的。同时,深化对省厅提出的课程游戏化精神“自由、自主、制造、愉悦”的认识,我们迫切需要将游戏活动和游戏精神贯穿区域活动中,让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这是课程改革的进展趋势,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孩子的天性需求和进展特点。二、本学期讨论目标:1、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收集相关材料,应用于幼儿的区域游戏中,达到更好的讨论,找寻更有利于幼儿进展的游戏资源。2、将游戏精神更好的融入区域游戏中,使得更多的老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灵活的组织幼儿游戏。3、通过课题的讨论,助推我园游戏化课程项目的建设,最终提升办园品质。三、主要工作及措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继续提升老师的教育修养1、加强学习。进一步学习相关文件内容,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加深自己的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2、善于发现,了解身边的材料,学习游戏精神的深刻含义,更好的丰富区域游戏。(二)积极开展游戏活动1、利用村园条件开展日常游戏活动。2、开展常规集体游戏活动。3、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引导幼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完善科研制度,法律规范课题讨论过程管理。1、期初商讨并制订好课题讨论阶段计划。2、每月一次课题组活动,沟通自己的课题讨论情况。3、期末写好课题阶段小结和论文。四、工作安排:二月份1、课题组成员座谈会,商讨本学期的课题计划,确定学期讨论的方向和内容。2、讨论:开学初期我们可以添置些什么材料,利于接下来区域游戏的观察。三月份1、广泛搜集资料,组织老师理论学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开展第一次“课例探究”活动。3、利用健体节活动,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四月份1、搜集资料,学习分析相关论文。2、阶段沟通课题组活动情况。五月份1、开展案例分析活动,并进行研讨。2、讨论:农村资源、游戏精神、区域游戏三者的关系。六月份1、沟通本学期课题活动情况,整理过程性资料。2、各成员汇报本学期开展的课题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