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调查讨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什么是调查讨论?调查讨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居于什么地位?本文略述一二。一、调查讨论是辩证唯物论里认识论的本质要求《现代汉语词典》认为:“调查”是为了了解情况进行考察(多指到现场)。“讨论”的含义有二:其一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其二是考虑或商讨(意见问题)。1937年7月,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实践论》中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进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能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少数人、局部地区的实践而是整个党、整个国家的实践;不是一时的实践而是革命和建设长过程中的实践。党和政府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广义的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什么新情况、新问题?怎样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这些新问题?这就需要调查讨论。1930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调查讨论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讨论就是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调查讨论在任何时间、空间都不能停止。二、没有调查讨论中华民族不可能“站起来”“富起来”人们都知道,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得出了“资本主义必定灭亡,社会主义必定胜利”的结论列宁则提出了暴力革命的思想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革命是否照猫画虎?我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内教条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推行脱离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战略战术曾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严重危害。而毛泽东在1930年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基础上又在1931年进一步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他既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又反对经验主义,在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通过调查讨论,正确估量政治形势,指导斗争工作,经过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最终夺取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站了起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国后,我国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推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排斥个体经济、私人经济和外资经济;用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调节社会生产,否定市场调节的作用;实际单一的按劳分配,否定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其结果是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展,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时,我国外在的智力外交(人跑到国外)和内在的智力外流(人在国内,心在国外)均非常严重,广东等地居民则冒着生命危险往香港跑。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讨论。到1992年春,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调查讨论,我国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个体经济、私人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外资经济得到了迅速进展;市场调节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充分发挥了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终于“富起来”了。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68%,城镇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59%,平均计算恩格尔系数超过60%。也就是说人民收入的60%用来“吃”,其他消费需求则不得不受到限制。2024年全国平均的恩格尔系数为29.3%,已达到联合国的富足标准。现在,中国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2024年中国留学生回国人数超过265万,上升比例达到82.23%;诺贝尔奖科学联盟正与河北省洽谈,准备在雄安新区设立科学实验室。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到武汉市硚口区正和我们共同建设健康产业。三、没有调查讨论中华民族不可能“强起来”党的“十九大”确定了我国“新征程”、“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2024年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