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主要任务。但长期以来,大多高校只是注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方面的资助,而忽视了对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根本之路在于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而学生社团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学生社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随着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重视,全国的资助工作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扶贫先扶智,扶智先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成为资助育人的一项重要目标。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根本之路在于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托社团组织,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概念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高职学生以一定的興趣爱好和特长为基础并自愿参加的组织,凝聚了青年学生,丰富了校园生活,并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提升了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在抓好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知识之外,还需要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二、高职学生社团对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一)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一般高职学生相比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贫困导致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自卑、人际交往困难、偏执、逆反心理较强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般来自偏远的农村,现实生活的反差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自卑因素,容易产生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在情绪情感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很难在群体中与成员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沟通、交往和合作。如果他们能够主动参加到学生社团之中,上述心理问题则会得到有效的缓解。首先,社团活动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归属感,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学生社团成员之间通过心理上的相互容纳、行为上的协调一致,形成了自由活泼、畅所欲言、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能够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归属感的需求。其次,社团活动提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交往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第三,学生社团增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社团活动来展示能力,挖掘潜能,获得认同,进而悦纳自我,消除自卑和焦虑,获取自尊、成就感和价值感,因而变得更加独立、自信、乐观、合群和坚韧。(二)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社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的一座桥梁。越来越多的困难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在校期间尽可能多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于缩小学校与社会的差距,将来尽快地适应社会非常重要。学生社团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学生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能,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实践类、专业类社团组织,将具有实践和创造潜质的人相聚在一起,通过策划、组织、外联、活动展开到具体操作,每一个活动的设计、每一个项目的策划以及每次成功参与的体验,都大大的提升了困难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又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使之广泛接触社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道德修养是高职院校实施的德育工程的基本内容。尽管学生社团的类型不同,但每个人从团体活动中都能感受到他人的影响,帮助他们形成对社会道德、风俗习惯等规范的认识,特别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具有直接的影响。困难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激发了热情,树立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形成集体凝聚力,树立全局观念和集体观念。三、提升社团活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能力的策略(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是高职院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正常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