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生涯社团建设探究摘要:在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各高中学校把推行生涯教育作为落实学生“选择权”的重要途径,学生生涯社团作为生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就顺应历史潮流应运而生。文章在科学生涯教育理论指导下,分析高中学校生涯社团建设现状,提出高中学生生涯社团建设的发展方向。关键词:高中;生涯社团;建设方向作者简介:张静,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教师。(福建宁德352100)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策略研究”(编号:DY202040B)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20)16-0055-02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旨在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好必要的准备,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2020年,上海、浙江率先启动高中生涯规划教育,2020年后其他省市也逐步跟进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实现“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行生涯教育。在推行生涯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由生涯专业教师对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涯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的生涯教育之外,学生生涯社团建设是实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针对学生生涯社团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总结前人经验,拓展可能的发展模式。一、生涯社团建设的理论依据生涯社团建设要以成熟的生涯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把握建设的正确方向。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生涯教育的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生涯发展理论丰富,学科背景广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涯发展的规律。生涯教育贯穿了从幼儿园到成年的整个教育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职业观,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生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自主性发展,为学生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金斯伯格认为,生涯发展是与个体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舒伯认为,生涯规划是指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人们一生中所遇到的各种事情和状况的发展方向和过程,它包括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各种职业和演绎过的各种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生命过程。因此,生涯是包括职业在内的各种人生经历,是一个人毕生发展的全过程。生涯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了解职业社会,帮助个体处理好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金斯伯格认为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幻想阶段(儿童时期)、初尝阶段(青少年期)和现实阶段(成人期)。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面临着快速的生理发育和性发育,各种不平衡感和矛盾困惑会时时出现。这些困惑和矛盾带来的不仅仅是挫败感,更多的是生命成长成熟的契机。生涯教育需要帮助学生厘清以下问题:我是谁?我将去哪儿?我要怎样到达哪儿?同时,帮助学生适当地积累社会生活经验,为形成独特的职业兴趣和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准备。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二、高中学生生涯社团建设现状学生生涯社团是可行性和优越性比较凸显的生涯规划教育模式。传统的学生社团是由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制度,自发组织成立的团体。学生社团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福建省宁德市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学生社团的主管部门为校团委,指导教师多为团委老师。近年来,我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开展科技观摩、文艺娱乐、体育竞技、社会实践、社区公益服务等活动的重要阵地,充分彰显了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在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及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社团的教育功能不是通过硬性灌输来实现的,而是通过社团内部的环境、氛围、成员之間的关系和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实行过程来实现的。学生社团活动具有自主性、指向性和自觉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学生生涯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