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意义摘要: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就是将德育工作放在了高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在剖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独特价值,并从高校教师的角度分析了通过音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建设性地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实施办法,为高校音乐教育如何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构想。关键词:立德树人;现实意义;基本内涵;独特价值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报告中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也是对十七大提出的“坚持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深化。“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教师要传授文化专业知识,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内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和价值观。作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以“立德树人”为育人根本目标,探索音乐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明确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作用和独特价值。将德育融入音乐教育不仅具有理论的强力支撑,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涵和现实意义1.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是要求教育要将德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并且提高学生的修养水平。从古至今,德育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点,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这在大量的经典著作中都有体现。比如,《论语》中就提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大学》中也有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不仅在中国德育在教育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国外教育家们也同样意识到了德育教育的深刻价值。瑞士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诺齐强调:“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损,是否能作社会的表率。因此,修身和道德教育,也成为学校学习的主要部分。”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道:“只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所以,“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发扬,更是符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的重要指导。2.高校立德树人的独特价值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深刻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内涵以后,要结合在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和方法,高校立德树人任务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文化修养教育四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自小学开始,学校就在不断加强和巩固。从参加每周升旗仪式到学习思想政治,从认识红领巾到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学生在入高校以前从情感和理智上都对“国家”和“爱国”有了基本的认识。到了大学阶段,教师一方面要继续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国家的发展战略和趋势和学习政治理论,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着力将学生已经形成的认识内化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和不可割裂的精神依托,让学生自己设计、策划并参与到爱国主义活动中来,自由地表达爱国情感,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做辅助和指导。这样,大学生有客观知识的输入,又有主观情感的表达,才能做到真正实效的、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教师要指导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政治信念。拥有明确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能够鞭策大学生积极规划自己的人生,充实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进取的价值观念。相反,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理想、没有信念,他只会虚度光阴、浑浑噩噩、贪图玩乐,从而不理性地看待社会和身边的人,形成扭曲的人生观。因此,高校教师要认真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