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动机理论与高职软件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研究摘要: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学生需及早建立个人职业规划,才能在应聘时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工作。本文基于对马斯洛动机理论的分析,研究了如何利用马斯洛动机理论指导高职软件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关键词:高职软件专业;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指出,我国IT人才每年的缺口超过100万人,而软件产业人才需求每年有60万人左右。可见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理应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国内众多IT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急需补充大量软件人才。但当前众多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却普遍不高,其毕业生就业率不仅低于普通本科毕业生,而且专业对口率也较低,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办学压力也由此不断增加。究其原因,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学生的就业准备不充分、职业规划指导欠缺有很大关系。软件专业的高职学生若能在刚入学时就能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就能更有效地构建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从而掌握软件行业中软件开发、测试等相关岗位的技能,最终实现专业对口,并在岗位竞争中占得先机。一、高职软件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现状1.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概念职业规划与决策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现已广泛应用于教育管理与人力资源等领域,在指导学生求职与未来职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规划是指个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外部环境,科学地确定行动方向和职业生涯目标,并为之制定时间计划、行动方案与付诸实施的发展变化过程。通过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理性地选择职业目标,系统地规划个人成长路径,及时认识自我,建立知识与能力储备,从容把握就业形势,最终顺利就业。2.高职软件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为了解当前高职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我们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苏州国际教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育园区的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进行了一项职业规划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85%的学生认为“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在调查中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职业规划概念的同学占58%,真正“认真地进行了职业规划”的同学只占7%。在调查中表示“不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需要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同学占全部调查者的81%。在调查“是否明确本专业的职业发展目标”时,认为“较清楚”的仅占29%,“仅一般了解”的占58%,“比较模糊”的占13%。在问及“是否了解自己”时,认为“比较了解自我”的占72%,认为“仅一般了解”的占23%,“不够了解自我”的占5%。在调查“是否已经准备好从事软件技术工作”时,回答“已经准备好”的同学仅占13%,回答“尚未准备好”的同学占58%,认为“自己并不适应从事软件技术工作”的达29%。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许多学生已经了解“职业规划”这一概念并意识到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但是大部分同学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且对本专业职业发展目标的了解不够深刻。因此,软件专业的高职学生对于将来从事的行业普遍缺乏信心。同时,该调查结果也说明学校乃至社会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力度和广度都应加强。二、马斯洛动机理论与大学生职业规划马斯洛动机理论也被称为需求层次理论,它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创,是一种解释人格与动机的重要理论。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组成的。马斯洛将它们由低到高分为五种,并分别提出了激励措施。这些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如图1所示。马斯洛动机理论的构成主要根据以下基本假设:人要生存,他的需要影响着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将不再是激励因素;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并由较低层次渐进到较高层次;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才会追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