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CATALOGUE目录•引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概述•诊疗流程与规范•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手术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总结与展望01引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一种具有隐匿性、渐进性和不可逆性的致盲眼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们的视觉健康。因此,制定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眼科医生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认识和诊疗水平,减少漏诊和误诊,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认识和诊疗水平目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疗存在较大的差异和不规范之处,导致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专家共识的制定旨在统一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疗标准,规范临床行为,提高治疗效果。统一诊疗标准,规范临床行为目的和背景诊疗现状目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家族史和相关检查。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等。然而,由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隐匿性和渐进性,许多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处于疾病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面临的挑战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此外,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也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如何早期发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是当前面临的挑战。诊疗现状与挑战02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概述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TensionGlaucoma,NTG)是一种在眼压正常范围内,但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定义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正常眼压性青光眼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继发性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可由眼部炎症、外伤、手术、药物使用等因素引起。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原因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血管因素、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视神经血液供应不足、视神经节细胞凋亡、胶质细胞活化、自身免疫反应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发病原因及机制VS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压正常,但可出现眼胀、眼痛、头痛、恶心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视功能损害表现。诊断依据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主要诊断依据包括:眼压正常;具有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疾病。此外,还可进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测量、视觉电生理检查等辅助检查以协助诊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03诊疗流程与规范症状识别眼压测量前房角镜检查视野检查初步诊断与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眼痛、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引起医生警惕。观察前房角开放程度及是否有异常改变,有助于判断病情。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眼压多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患者眼压可能略高,需定期测量并记录。通过视野计检查患者视野缺损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03基因检测针对具有遗传倾向的患者,可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0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详细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盘形态,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02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图(ERG)等,可评估视神经传导功能。进一步检查项目选择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需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随访首选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以降低眼压并保护视神经。药物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考虑激光治疗,如激光小梁成形术等。激光治疗当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均无法控制病情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手术治疗0201030405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原则04药物治疗策略及注意事项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眼压水平、视神经损伤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优先选择局部用药局部用药具有直接、快速、副作用小等优点,应作为首选治疗方式。合理选择药物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前列腺素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