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VIP免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1页
1/12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2页
2/12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_第3页
3/12
第2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习目标:1.结合实际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通过图示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重难点)3.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重点)一、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1.内、外力作用比较作用特点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对地表影响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使地表趋于平坦[特别提醒]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2.板块构造学说(1)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①是美洲板块,②是太平洋板块,③是亚欧板块,④是印度洋板块,⑤是非洲板块,⑥是南极洲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4)板块相对运动而发生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二、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1)概念: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2)常见形式:褶皱和断层。2.褶皱(1)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2)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背斜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在地貌上常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而成谷地,向斜槽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3.断层(1)概念: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受力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明显的错动、位移。(2)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大的断层常常形成谷地或陡崖。4.意义(1)找矿:石油、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2)找水:在向斜盆地中往往较易找到地下水。(3)工程建设:隧道、水库建设应尽量避开断层。[特别提醒]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仅依据地表形态判断地质构造是不准确的。三、外力作用的表现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流水作用(2)风力作用3.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改造地表形态(1)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可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2)不合理的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造会产生消极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固结成岩作用。(×)提示: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2.“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是由背斜转化成了向斜。(×)提示:背斜谷虽然被侵蚀成了山谷,但地质构造仍然是背斜。3.岩层发生断裂就形成断层。(×)提示: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位移,才会形成断层。4.背斜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提示:背斜顶部受张力,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采石容易。5.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A.长江三峡——流水侵蚀B.日本海沟——板块张裂C.黄土高原——流水堆积D.黄河三角洲——海浪冲积A[长江三峡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日本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撞,因太平洋板块位置低,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形成的;黄土高原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黄河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材料近年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冰岛主要火山与冰原分布图问题1(区域认知)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冰岛多火山喷发的原因。提示:冰岛处在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问题2(区域认知)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大西洋、地中海未来变化趋势及原因。提示: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归纳总结]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示的板块边界是()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1节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第2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学案 鲁教版必修1-鲁教版高一必修1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