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课标要求课标解读以欧盟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1﹒了解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原因2﹒简述一体化的步骤和措施3﹒认识其影响课前预习案基础知识梳理学思结合一、背景1.现实因素:政治:“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下降,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经济:战后西欧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本原因)2.历史教训: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无穷灾难痛苦。3.历史因素: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里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4.奠定基础: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小字)5.主观因素:西欧的有识之士(“欧洲之父”让·莫内、法国外长舒曼)的推动。二、过程(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1.目的:保障自身安全,加快经济发展(补充)2.建立:(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标志着欧洲一体化的开始。(2)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罗马条约》的签订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3)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3.建设与发展:(1)建立关税同盟(1968年)内容:①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②对外建立起共同的关税税率。(2)实行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原则:①②③(3)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直接目的:稳定成员国之间的汇率。(4)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①1985年提出建立,目的:实行人员、商品、资本、劳务的自由流通。1.法国外长舒曼说:“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请思考这句话的含义。2.为什么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自1957年《罗马条约》以来最为重要的里程②1993年,大市场正式开始运作。4.影响(联系必修一知识进行了解)(1)对西欧:①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②政治: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对美国: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调整对欧政策。(3)对世界: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政治: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二)欧盟初具规模1.欧盟:(1)目的:为加快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2)成立:①1991年,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内容:①②③(P108课本)②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3)意义:①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性质的组织。②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欧洲各国的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2.欧元:(1)时间:①1995年定名;②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2)意义: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②具有欧洲身份的象征,加强了民众的认同感,使欧洲一体化成为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3.扩大:到2007年已达27个,包括中东欧的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三、欧洲一体化的影响1.对欧洲: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欧盟各国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建立起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欧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2.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碑?4.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通过欧洲一体化的学习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课堂探究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重建导致了巨大的增长(平均年增长率近50%)。欧洲经济从未有如此大的跃进。……国际贸易反映了这种新局势。以自由贸易为基础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自1948年起便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欧洲在其中具有特殊地位。——[法]德尼兹·加亚尔、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