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学习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及对中国社会巨变的影响1.近代中国人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过程中走过的三种道路(1)走西方人的路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通过改良,建立日本式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结果失败。实践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旧中国行不通。②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向美国学习,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以美国为榜样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也行不通。(2)走俄国人的路:1918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共产党试图通过学习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来夺取政权。为此,中共一大规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在城市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结果,第一次工人运动从高潮走向低潮。1927年,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全部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结果也失败了。事实证明,俄国的“城市中心论”不符合中国国情。(3)走自己的路:1927年的文家市决策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实践基础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2.当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1)内容:第一次思想解放:1978年战胜“两个凡是”,冲破了“个人崇拜”,经历大约一年的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便大致完成;第二次思想解放:1992年破除姓“社”姓“资”的框框,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1997年破除姓“公”姓“私”的框框,冲破了“所有制崇拜”。第三次思想解放是第二次思想解放的继续。(2)成果: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历经5年时间、两次党的代表大会、两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仍然不能说彻底地完成。这个过程概括起来有两大思想成果:其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其二,建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新理论。(3)特点:①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是在警惕右的同时,主要防止“左”;②每一次思想解放,都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带来摆脱枷锁般的解放感,给被压抑的生命带来跃动的复苏;③每一次思想解放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思想解放不能一劳永逸,旧的问题解决了,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一个高潮过去了,还会出现新的高潮。3.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②邓小平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中国国情实事求是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成为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我们的启示①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②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源泉。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例题(2018·课标全国Ⅱ,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解题规范一明考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二抓关键:“1923年”“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三析选项: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