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干部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班有感十八大精神专题学习班有感这个阴雨连绵的冬日,我却很有幸参加了一次为期三天的团干部培训,主题当然是时下最热的十八大精神。期间,我学习到的除了十八大精神,更多的还有如何做人,做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做一名理想坚定的团干部。工作以来,已经很久没有参与过类似的讲座或培训,追述到大学那些年,听过的马哲毛概邓论没有我本以为的枯燥,反而相当有意思,课堂上的互动,老师的诘问一向是我的最爱。受此影响,当年的我非常热爱听类似的讲座,讲理想,讲人文,讲内心,每一次都是饕餮盛宴,丰厚的收获足以消化很久。现今回想,这些课这些讲座对我三观的形成真是有些举足轻重的影响的。鉴于阅历有限,第一次参与类似培训,本来以为的会是无比枯燥的大会精神学习竟然让我奋笔疾书到来不及记录笔记,一如回到了当年那个如饥似渴的我。这大大出乎我的意外,这个美好的意外让我保持着良好心情,给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原来报告中的话背后蕴含了如此丰富的寓意,如此浓缩的精华真的不得不解读与细细学习的。而老师们广博的知识令我向往,我深感,尽管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却也还要不断的学习,类似亟须重新“受洗”的教徒,接受学识与灵魂的双重洗礼:人生应该选择怎样的奋斗目标。这里要谈的应该就是我的时代认知与理想信念了。就如狄更斯《双城记》中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个“好”是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比起父辈们的艰辛已是一天一地,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的飞速发展,一片的欣欣向荣之势,中华民族的复兴更是让人振奋。这个“坏”却是对我自身来说,富足平顺的生活让我避免了苦难,也使自我的神经麻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自己的生活,一度是我的生活状态。人生可以有很多追求,在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更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能与我从小不爱读报有关,我自认第1页共3页关心国家,关心环境,关心人文,却还是对当下中国面临的境况所知不深,偶尔的浅见也还是停留在曾经选修过的中国崛起与对外关系,一离开象牙塔,我貌似想要关心却没有付诸更多的行动,产生了很多断节。对于当下的时代,我也习惯了无言和沉默。我所知的这些个只言片语并不能给我带来清醒深刻的认识。袁志平教授真的为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增补了我许多缺失,砥砺我关心当下,关心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事,做一个富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内心被唤醒的“中国梦”告诉我,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发展、国家民族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乃是最有意义的选择。十八大报告最后对青年提出的期待与要求,很多话看过很多遍,但不知为何,在那时那刻,我心中深深的涌动着一股深切的情感,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复兴”二字谈何容易,但这就应该是我们的信念与追求,特别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青年人很难扎扎实实做事的当下,它,会给我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更多激励,会促使我们在迷茫中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如何炼就一名先进青年。青年何以成青年。何以成先进青年。却不是人人能做到这个“先进”。胸怀天下的理想追求没有行动是很难实现。不管是沈雪峰部长所做的青年人应持的人生态度的讲话,还是陆书记所说的务实学习实践,都很好的告诉了我可以走的道路。青年需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直面苦难的勇气在哪里。真正的信仰与智慧在哪里。回想高中以来的生活,其实有很多遗憾,很多时候比较懒惰,却总是有千万个理由告诉自己人都是追求舒适的,这才是享受生活,其实却因此错失了许多。这就类似于学习上学生常犯的毛病“小富即安”、“不求甚解”。而更可怕的是,甚至很多时候,内心中有了不错的想法,却不敢大胆实施,并以未来道路的坎坷为借口止步而前,心知这样的可怕却没有实施的意志与毅力。少年最大的资本在于容许失败,我很钦佩那些敢于闯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那些有风险偏好和创业激情的年轻人,那些个性鲜明、执着追求的年轻人。依稀记得大学时唯一看过的一第2页共3页部大陆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当时看完印象深刻,在班级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少年毛泽东和他的革命战友在大约一个世纪以前就有让人钦佩的豪情壮志和实践精神,而今天的我却渺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