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案VIP免费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案_第1页
1/5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案_第2页
2/5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案_第3页
3/5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课题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述各项民主制度,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过程与方法掌握论从史出的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它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事物。重点难点学习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2)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学习难点:使学生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内容和意义,充分认识到它们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教学方法分析法比较法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背景(1)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发展。(2)中共与各__________和________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2.初步建立(1)标志: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2)代表: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_、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____________、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__________的代表。(3)内容:①大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国家的国体——________________,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职能。共同纲领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当选为主席,朱德、________、宋识记类识庆龄等为副主席。③会议还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_____为国旗,《______________》为国歌,采用______纪年。3.确立(1)标志:1954年,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2)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________________的任务已经结束,政协作为__________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3)主要职能:__________和民主监督。4.发展(1)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拥护。(2)中共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__________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1.背景(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________________和各级__________。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__________________。(2)时机成熟:新中国______建设的大规模展开。2.创立(1)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①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②建立新一届国家机构:________当选为主席,________为副主席,________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________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1)一届人大的召开,基本形成了______________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__________制度,为__________建设奠定了基础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1)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新中国实行新的民族原则: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过程(1)1949年,__________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记类区域自治”。(2)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______制度。3.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__________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______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__________当家作主,管理______________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__________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__________和民族团结。合作探究备注问题: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问题: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区别?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高一历史 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