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八年级下鲁人版十五课第二框搭起创新的桥梁学案教师寄语: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能力: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1.了解观察、想像、求异思维、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在创新中的地位;2.掌握创新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创新的方法学习难点:培养创新精神,启迪创新思维【新知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吧!)(一)让1、善于、见微知著(为什么)创新2、开发自己的力(1)为什么要(2)怎样开发?思维3、善于思维,敢于质疑(1)为什么(2)怎样做?闪光(二)积累知识1、积累,提高(1)为什么?(2)怎样做?勇于实践2、学以致用,勇于(1)为什么?(2)怎样做?(三)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什么)学习过程:一、小组检查预习情况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提高(重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他们解决吧。)(一)让创新思维闪光1.阅读P73上访花边框内容,自主回答:从谢皮罗科学发现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到了什么?怎样认识见微知著?如何认识发现?怎样发现?2.阅读P73下方花边框内容,总结:想像与创新有何关系?阅读P74两段正文,归纳:怎样开发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3.阅读P75上方花边框,试答:伽利略身上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意义?怎样做到求异思维?4.尝试解决P75下方花边框内容,开发思维(二)积累知识,勇于实践阅读课本第76——77材料,结合P76上方花边框,回答:(1)有人说发明创造是科学家们的事,自己在读了上述材料后是怎样认识的?说一说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谈一谈:从这个事例中,自己受到了哪些启示?想一想:怎样学以致用,勇于实践?(三)归纳小结:说说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应该怎样做?三、达标测试,反馈纠正(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单项选择题1、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从16岁开始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倘若使一个人以光速跟着光波跑,那么他就处在一个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波场之中。但看来不会有这种事情!”正是他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提出了改变人类宇宙观的相对论。这个事例说明()①知识是不断积累的.②想象就是创新.③想像是进行创新的翅膀.④创新源自“异想天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②③.2、下列关于创新与知识、观察、求异思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创新不需要知识积累.B、想象是创新的先导.C、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D、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3、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就要做到()①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②要“空想”“梦想”.③要“能够想”.④要“善于想”.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庄凯旋、张祚、王铭玉和郑嘉4名深圳学生设计出了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中,机器人将树苗移出养护室,挖土、载苗、填土、浇水……一系列困难的工作由机器人一手操办的“沙漠植树系统”。这说明了()①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就能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②这4名同学喜爱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③人人都有创新的灵感,发明创造不只是科学家们的事.④他们都有聪明的天资,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5、之所以要提高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因为()A、创新只是青少年的事情.B、青少年思想活跃,更易于创新.C、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D、现在的青少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二)材料分析题6、在向人们介绍自己的创新经验时,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说过:创新的灵感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广知和集体智慧;在一首打油诗中,他写道:“市场需求,兴趣推动,苦苦思索,趣味无穷;灵感突现,豁然开朗,发现创新,十分快乐……”(1)“创新的灵感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广知和集体智慧”体现了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哪些观点?(2)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闵恩泽创新并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