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塔上的实验》一、教学目标:1.感受伽利略的精神。2.体会反衬手法的好处。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伽利略的精神。2.体会反衬手法的好处。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漫不经心心不在焉一劳永逸天高地厚狗血喷头窃窃私语等因奉此粗糙妥协卷帙滑稽二、整体感知1.课题是写斜塔上的实验,做实验的是谁呢?明确:伽利略。2.除了在斜塔上的实验之外,伽利略还做了什么实验呢?明确:铅摆实验三、比读赏析本文的主要人物显然是伽利略,笔墨着重于他的两个实验,请你找一找写实验的段落。比较这两部分的相同处和不同处。(提示:可以从内容、人物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主题等方面)明确:铅摆实验(1——7)斜塔实验(13——19)不同处:(1)描写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于对伽利略的描写,后者侧重于对教授、学生、镇上人的描写。(2)描写方法不一样:前者侧重于动作描写,后者多种描写方法结合。(3)前者议论少些,后者多些。(4)描写实验的笔墨不同,前者多,后者少。(5)前者侧重正面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后者侧重反面衬托人物精神。相同处:描写与议论相结合。中心一致。四、深入探究1.同学们,伽利略做的两个实验最后都成功了,但是他在科学之路上一直都是一帆风顺的吗?明确:不是。遇到了不少阻力,例如:来自父亲那里的、教授们、学生们、镇上的人。第9、11、15、17小节2.既然课文的主角是伽利略,为什么还要写这些阻碍伽利略的配角呢?明确:反衬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除了正面描写和议论性的赞扬,反面衬托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它能让人物精神更显崇高。3.请从文章的语句中感受伽利略的精神。例如:“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对信念的执着。A.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对待科学有着急切的探索精神。B.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勇于探索。C.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不轻易相信权威。他将每一事物都放在自己的感官和思索的考察之下。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喜欢独立思考。D.可伽利略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决定以科学为终身事业。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敢于奉献。E.在那不讲科学的年代里,从事这一行,意味着一辈子的贫困和默默无闻。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热爱科学。F.可是这儿却偏有一个青年学生,倔强到敢于用自己的实际观察来检验他的教授们的那些教条。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坚持真理。G.可是伽利略并不理会,他已经发现"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为了学好这种语言,他决意献出自己的一生。从这句话中我看到了他有主见,坚持不懈。4、课堂总结:人物传记就是要围绕人物的精神来选取材料,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人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