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三下:14《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教材简析】:《我爱故乡的杨梅》是小学语文第六册后面的一篇选读课文,是一篇学生习作的好例文。文章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及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虽然短小,但层次清楚,语言优美简洁、朴实亲切。作者通过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及“眼看、手摸、嘴尝”的方法进行观察,采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进行叙述,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贪婪、吮吸、甘露、伸展、四季常绿、狭长、平滑、细腻、柔软、嘴唇、染满、汁水、甜津津、又酸又软、豆腐”等15个词语;理解“贪婪、吮吸、四季常绿、狭长、平滑、细腻、柔软、甜津津”八个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清楚课文脉络,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3、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能用一两段话写一种家乡的特产。【学习重点】理解、体会杨梅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难点】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喜爱故乡杨梅之情。【学具准备】带一种家乡特产来【课时划分】两课时【设计特色】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以读为主线,以读促理解,以读体会情感,以读表达情感。【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示图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杨梅),说说对杨梅的了解。2、板题,释题:题中哪个字表达出作者对杨梅的情感。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一)初读,读通读顺。要求: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1.检查字词(课件):“贪婪、吮吸、甘露、伸展、四季常绿、狭长、平滑、细腻、柔软、嘴唇、染满、汁水、甜津津、又酸又软、豆腐2.词义:贪婪、吮吸、四季常绿、狭长、平滑、细腻、柔软、甜津津”3.朗读课文。个别读,指导读通读顺。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简单介绍家乡,点明文章要写的是事物——杨梅;2.详写杨梅树;3.详写杨梅:形、色、味;四、自学4-6自然段,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共同探究。(一)、自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的是杨梅果的哪个方面。(教师倾听反馈,根据学生意见确定教学内容。)教学预设1——形1.学课文第四段导语: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杨梅。(1)(引读)——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2).作者是怎么介绍杨梅的形状的?大小、小刺、平滑、细腻、柔软(3)熟读,熟读成诵2.仿写(1)观察自带的水果,模仿第四段说话。3.反馈,交流教学预设2——色1.出示课文第五段: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1)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作者是怎么介绍杨梅的颜色?外表颜色的变化:淡红——深红——黑;果肉:新鲜嫩红、汁水:鲜红(3)熟读,熟读成诵2.仿写(1)观察自带的水果,模仿第五段说话。3.反馈,交流教学预设3——味1.出示课文第六段: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吃杨梅,吃得太多了,发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我才知道杨梅虽然熟透了,酸味还是有的,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吃饱了杨梅再吃别的东西,才感觉到牙齿被它酸倒了。(1)划出表示味道的词语。(2)作者是怎么介绍杨梅的颜色?没有熟透:又酸又甜;熟透:甜津津。还举了个例子。(3)熟读,熟读成诵2.仿写(1)观察并想像,模仿第六段说话。3.反馈,流(二)整理仿写片段,享受成功的喜悦1,整理成段;美美地读读,2.分享五、课堂总结,提出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上来说:说学到哪些词语,说写到哪些写作方法。)六.布置作业:熟读全文,把课堂仿写整理成文。附板书设计:我爱故乡的杨梅杨梅树杨梅果贪婪形状:圆的(桂圆)、小刺平滑、细腻、柔软吮吸颜色:淡红―深红―黑伸展果肉新鲜红嫩,汁水鲜红欢笑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