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糖类[经典基础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物质的组成都符合Cm(H2O)nB.单糖就是分子组成简单的糖C.含有醛基的糖就是还原性糖D.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其分子式相同解析A项不正确,因为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不符合Cm(H2O)n;B项不正确,糖的分类是按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数目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C项正确,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的区别就在于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醛基;D项不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答案C2.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鉴别蔗糖和麦芽糖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已发生水解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的组成元素有C、H、OD.向蔗糖的水溶液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有氢气生成,证明蔗糖的分子结构中有醇羟基解析金属钠可以和蔗糖的水溶液中的水反应放出氢气,不能证明蔗糖分子中含有醇羟基。答案D3.下列各项中的两种物质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C.甲醛和乙醛D.葡萄糖和蔗糖解析A项和B项中的物质的分子式分别相同,但结构式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C项中的甲醛和乙醛结构相似,分子内都含有醛基,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答案D4.蔬菜、水果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被食入人体后的作用是()A.为人体内的化学反应提供原料B.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D.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没有任何作用解析人体中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中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具有通便功能。答案C5.下列关于葡萄糖与果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两者都易溶于水C.两者都是六碳糖D.葡萄糖比果糖要甜解析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但前者是多羟基醛,后者是多羟基酮,两者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和果糖都易溶于水,且都具有甜味,但果糖比葡萄糖甜得多,在糖类中,果糖是最甜的糖。答案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C.蔗糖是多烃基的醛类化合物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淀粉水解先得到麦芽糖,然后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A正确;蔗糖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蔗糖是一种多羟基酮,而不是多羟基醛,C不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答案C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通常蔗糖和淀粉都不显还原性B.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C.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D.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可以表现出一些多元醇的性质解析纤维素、蔗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但葡萄糖不能,故C错。答案C8.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1)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2)A遇碘水变蓝色。(3)A、C、D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①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a.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中一定含有—CHO,因此,B、C应是葡萄糖与HCOOC2H5。(2)遇碘水显蓝色的是淀粉。(3)HCOOC2H5及蔗糖、淀粉水解的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答案①淀粉葡萄糖甲酸乙酯蔗糖b.CH2OH(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H2O+3NH3c.HCOOC2H5+H2OHCOOH+C2H5OH[能力提升题]9.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浓硫酸。在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使用上述试剂或其中一部分,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