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北阳一中:时保霞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2、了解以小见大的手法。3、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的无比热爱。4、培养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以小见大的手法。2、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1、诱导同学们一定留心观察过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手,想一想那是怎样的手?这些手为家庭、为社会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他们手上的每一块老茧都印证着创业的艰辛,每一块疤痕都诉说着生活的沧桑。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林业工人的一双手。(出示课题)2、定向学习、运用抓住特征表现人物的写法。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林业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二、自学·探究1、检查预习(1)生字词惺忪镐头老茧火燎燎搓着得逞裹着一垧地(2)课文内容知多少?“一双手”是指春林区32岁的_______(职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________的一双手。2、自学出示自学提纲课文围绕一双手写了哪些内容?仿照例子用词语概括。握手________________赞手请仔细阅读课文,划出描写手的语句。归纳:描绘了______________的一双手。请仔细阅读课文,划出人物言行的语句。概括:塑造了______________的一个人。请仔细阅读课文,划出表达情感的语句。分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讨论4、展示成果(1)握手看手问手量手搓手赞手(2)粗糙、终日劳作等。(3)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勤劳无私、乐于奉献、淳朴实在等。(4)对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热爱、敬仰和赞颂。三、讨论·解疑1、生成的问题2、预设的问题想一想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以小见大四、反馈·总结1、反馈(1)课堂小练笔现在,仔细观察这两幅图片,看一看这是怎样的手?想一想这可能是谁的手?选择其中一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2)课文回顾。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课文通过描写张迎善的_______,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赞扬了他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2、总结这篇文章虽然短小,却能抓住林业工人最具特征的部分——手来写,多角度地细致准确地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像张迎善这样在自己的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成就的人,你知道哪些,课下与大家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