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与折叠》教材依据: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2课《展开与折叠》内容,通过巧用工程智慧片操作,能更加生动形象地探究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倡导学习数学的三种重要方法,而实践活动是培养我们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只要通过自己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就能使之“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提高思维能力。首先创设礼品盒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亲自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展开图,搭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桥梁;最后通过辨析活动,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空间观念。设计理念:本课采用“启发,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践—总结和归纳—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借助益智器材——工程智慧片中的正方形,让学生亲自感知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不同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探讨的学习方式,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寻规律,整个教学过程发挥教师的指导、帮助的作用,适当予以点拨。教材分析:本节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中的第2课内容,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掌握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练一练”的目的是通过想像、动手操作进行尝试,强化长方体、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相互转化的认识与理1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由于在小学低年级已学过正方体,并且生活中抽象成的物品比比皆是(如魔方等等),所以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五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欲,加上由于我校开设有益智数学课,有工程智慧片这些益智器材,所以我把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创新教学。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能在展开图中找到正方体相对的面,能判断一些平面图形折叠后能否围成正方体或长方体。2、初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换,发展空间想象能力。3、能运用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1、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探索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情感态度:1、通过合作活动,树立学生与他人合作劳动的观念,获得集体合作成果的愉悦情感;2、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代教学手段运用:1、《展开与折叠》PPT课件。22、工程智慧片若干。教学重点:利用工程智慧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探究正方体相对的面在不同展开图上的分布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归纳正方体和长方体平面展开图的类型和规律。教学准备:1、课前给每组同桌两人准备6片正方形工程智慧片,一张方格子纸。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教学过程:(一)活动复习:我们前面学习了正方体的特征。谁借助模型给大家再介绍一下?(指名学生说说,全班交流)设计意图:复习正方体的特征。(二)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礼物,使用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一些漂亮的正方体形状包装盒(如:魔方的包装盒)。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漂亮的包装盒是怎样制作的呢?师提出:把一个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使它铺成一个平面。3动画展示包装盒的制作过程。师小结:像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意图: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动画的形式吸引学生进入课堂。2、让学生从感观上体会立体图形与其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三)自主探索正方体展开图,总结规律1、小组合作探究:巧用工程智慧片,探究正方体表面展开图。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用工程智慧片做成的正方体,按不同的方式展开。首先是各自独立完成,再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相互交流。并且带着以下的问题进行思考:(1)、观察正方体展开图,说一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并说说有什么规律?(2)、观察小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