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气体名称化学分子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下限(V/V)上限(V/V)乙烷C2H63.015.5乙醇C2H5OH3.419乙烯C2H42.832氢气H24.075硫化氢H2S4.345甲烷CH45.015甲醇CH3OH5.544丙烷C3H82.29.5甲苯C6H5CH31.27二甲苯C6H5(CH3)21.07.6乙炔C2H21.5100氨气NH31530.2苯C6H61.28丁烷C4H101.98.5一氧化碳CO12.574丙烯C3H62.410.3丙酮CH3COCH32.313苯乙烯C6H5CHCH21.18.0吃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爆炸极限是一个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孑气(氧气或氧化剂)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叟称为爆炸浓度上限,爆炸浓度的上限、下限之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今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表5—3中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359/m3可燃粉尘的爆炸上限,因为浓度太高,大多数场合都难以达到,一般很少爆炸所产生的压力不大,温度不高,爆炸威力也小。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越多。爆炸下限条件。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各可燃物所具有爆炸极限的不同特点,采取严防跑、冒、滴孝器里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因此,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应时,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量和压力就会随着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燃烧时在混合物中该可燃物质的含量。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可燃气体或蒸2C0+02+3.76N2=2C02+3・76N2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29・6%(三)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爆炸极限通常是在「氧量、惰性气体含量、火源强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1.初始温度秋乍危险性。2.初始压力增加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通常在高压下的气体分子比较密集,浓度较大,这样分子间传热和发生化学反应比较容易,混合气在减压的情况下,爆炸范围会随之减小。压力降到某一数值,上限与下I2采用在临界压力以下的条件进行,如环氧乙烷的生产和贮运。3.含氧:不足,所以增加氧含量使上限显著增高,爆炸范围扩大,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耳烷的极限氧含量为12%,若低于极限氧含量,可燃气就不能燃烧爆炸了。子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层不燃烧的屏障。这层屏障可以吸收能量,使游离基消失,,会使爆炸上限显著降低,爆炸范围缩小。惰性气体增到一定浓度时,可使爆炸范围;全燃烧,若增加惰性气体含量,会使氧量更加不足,燃烧更不完全,由此导致爆炸上限秋乍范围扩大,增加燃烧、爆炸的危险性。最小点火能量是指能引起一;能量为最小。若点火源的能量小于最小能量,可燃物就不能着火。所以最小点火能量也L,是判定其能否作为火源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条件。6.消焰距离,通道的表面要散失热量,通道越窄,比表面积越大(通道表面积和通道容积的比值)?,这时燃烧过程就会在通道内停止进行,火焰也就停止蔓延,因此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影响。所以,消焰距离是可燃物火焰蔓延能力的一个度量参数,也是一、燃烧过程可以产生爆炸,燃烧导致的爆炸可以按照燃烧速度分为两类:烧过程称为爆轰。(注:声速的绝对数值取决于介质,例如空气中的声速和氢气中的声速E力骤变形成压缩波,按照爆炸传播速度分为三类:1轻爆爆炸传播。这里的“爆轰”定义包涵了燃烧过程中的爆轰。化,在变化过程中,伴有物质所含能量的快速转变,即变为该物质本身、变化产物或丿造成高温高压等非寻常状态,对邻近介质形成急剧的压力突跃和随后的复杂运动,显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