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思考题:1、你认为管理会计该如何发展?2、管理会计是否应单独设置机构?为什么?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何区别和联系?4、结合我国当前经济模式,谈谈学习管理会计的现实意义。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名词解释:成本习性、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思考题:1、什么是成本性态?为什么在管理会计中要将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分别举例加以说明。3、什么是混合成本?它一般有哪几类?为什么要对混合成本进行分解?4、为什么说“固定成本实际都是变动的,变动成本实际都是固定的”?5、“折旧费用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以是变动成本”,这一说法对吗?6、怎样理解成本性态分析的相关范围?7、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它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8、变动成本法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练习题:习题2—1资料:某企业直接材料为每人工小时50元,直接人工为每小时35元,制造费用与业务量的关系如下。月份业务量(人工小时)制造费用总额(元)150000162000240000140600335000140700460000185000570000204000665000196000上表列示的各月制造费用总额中,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等项目。当业务量为40,000小时时,其成本项目组成情况如下:变动成本40,000混合成本58,900固定成本41,700制造费用总额140,600要求:1.采用高低点法将企业的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并写出混合成本的公式。2、写出制造费用及总成本的公式。3、若该企业某月份的业务量为45,000人工小时,其制造费用总额及总成本为多少?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习题2—2资料:1、某企业2012年及2013年的有关产销情况及按完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资料如下项目2012年2013年生产量(件)800010000销售量(件)80008000单位变动成本(元)88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元)2400024000销售收入(元)120000120000销售产品生产成本(元)8800083200销售毛利(元)3200036800推销及管理费用(元)2000020000税前利润(元)12000168002、该企业的变动性推销及管理费为每销售一件产品1元.要求:1.2012年与2013年的销售量相等,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为什么2013年的税前净利比2012年高4800元?2.按变动成本法编制2012年及2013年的损益表。3.用数字说明两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发生差异的原因。习题2—3资料: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最近三年的产销量如下表:资料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货量期末存货量060006000008000600020002000400060000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法计算第一年的营业利润;(3)利用差额计算公式计算第三年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营业利润差额。习题2—4资料:某企业的甲产品1~8月份的产量及总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月份指标12345678产量(件)总成本(元)105060000100062000190065000160072000180070000190079000200082000210080000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第2章习题2—11、固定部分(a)为35600元,变动部分(b)为0.81.混合成本公式y=35600+0.81x2、制造费用公式y=77300+1.81x总成本公式y=77300+86.81x3、制造费用总额为158750元,总成本为3983750元。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习题2—21、由于2012年期末存货量增加,使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中有一部分结转到下期,即2000×24000/10000=4800元2、损益表项目2012年203年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前利润12000072000480003600012000120000720004800036000120003、按两法计算的税前净利,2002年有差额4800元。因为按变动成本法,本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本期收入负担,不论是否有存货,均不结转。而按照完全成本法,存货中包含了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差额=存货增加量×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即4800=2000×2.4。习题2—3(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