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探测成果质量检查一、管线探测成果质量检验所需要提取的样本成果资料清单检验所需的样本成果资料包括:1.任务合同书;2.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验收报告;3.所使用仪器的计量检定、校验资料复印件;4.探测方法试验及仪器一致性试验资料;5.所使用的已有成果图表资料、起算数据、控制点成果表;6.控制测量观测原始手薄、原始观测数据、平差计算报告;7.样本图幅(专业管线图和综合管线图)的打印图及电子数据(光盘);8.明显管线点调查、隐蔽管线点探测手薄、管线点(线)成果表;9.明显点、隐蔽点、开挖检测原始观测记录;10.符号库;11.数据库(点、线);12.样本接边图幅及合同、技术设计中规定上交的其他成果资料。二、检验内容及方法2.1探测精度检查内容及方法探测精度检查分为明显管线点量测精度、隐蔽管线点探测精度等三部分内容。2.1.1明显管线点量测精度检查明显管线点量测精度检查采用野外重复量测的方式进行。检查员按不小明显管线点数5%的比例对明显点埋深进行检查(也可按图幅检查、外业采集40个以上有效明显点埋深值进行统计)。用同精度观测的埋深中误差衡量测量质量。野外复测明显管线点埋深中误差mtd可用下式计算:nni2dMtd12ti其中△dti为明显管线点重复量测较差,n为重复检测点数。检测明显管线点埋深限差为±5cm,mtd应小于等于±2.5cm。2.1.2隐蔽管线点探测精度检查隐蔽管线点探测精度检查采用野外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查中,使用与生产相同精度的钢卷尺、探测仪获得数据,检查员按不小于批隐蔽管线点数5%的比例对隐蔽点平面位置、埋深进行检查(也可按图幅检查,外业采集40个以上有效明显点平面位置、埋深值分别进行计算统计)。用同精度观测的中误差衡量测量质量。根据野外复测结果按下式分别计算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ts和隐蔽管线点埋深中误差Mth:nsniti2Mts12nhniti2Mth12其中,△Sti为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测平面位置误差(cm),△hti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测埋深误差(cm),n为重复检测点数。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的限差按下面的公式计算:平面位置限差δts=1111.0niihn埋深限差δth=11115.0niihn公式中的hi是检查点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cm,当hi<100cm时,取hi=100cm),n1为隐蔽管线点重复探查的点数。Mts应小于δts/2,Mth应小于δth/2。2.2测量精度检查内容及方法测量精度检查包括平面测量精度检查、高程测量精度检查和间距精度检查三部分内容。平面测量精度和高程测量精度检查采用野外检测的方式进行,既采用全站仪采集管线点平面坐标及地面高程。使用仪器(全站仪)不得低于生产单位生产所用仪器,平面及高程检测点数应大于管线点总数的5%(也可分图幅统计,此时外业每幅图须采集40个以上有效检查数据),用同精度观测的中误差衡量测量质量。根据野外检测结果按下式分别计算测量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s和高程中误差mh:nyxniniii2ms1122nhnii2mh12其中,△x、△y、△h分别为重复观测点的纵坐标较差、横坐标较差和高程较差,n为检查的点数。ms应小于±5cm,mh应小于±3cm。间距精度检查采用野外检测的方式进行。使用符合规范精度要求的工具(钢卷尺)实地检测地下管线与临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检查工程中应保证检测数据的独立性,注意检测数据应尽量分布均匀。检验结果按图幅统计,每幅管线图内采集有效检测数据应大于40个,间距中误差按下式:nc2mc2其中,△c为边长较差,n为检测边数。mc应小于图上±0.5mm。2.3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检查内容及方法数据及结构正确性检查采用室内检查的方式。主要检查成果数据的命名、格式、数据组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数据库格式、管线点、线的表结构、分层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数据库录入数据是否正确。数据库录入数据正确性检查,须抽查5%以上的外业观测手薄。2.4地理精度检查内容及方法地理精度检查采用内业检查和外业检查两种方式。内业检查内容包括:管线点间距是否符合要求;管线连接关系是否合理;管线断头是否合理;管线去向是否交待清楚;排水流向是否矛盾;管线是否发生碰撞;管线是否穿井等。外业图面检查内容包括:核查管线综合取舍是否合理;检查是否遗漏表示管线或附属设施;检查管线与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