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课蒙昧中的觉醒基础巩固1.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A.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答案D解析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安土重迁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它的本质含义是强调()A.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创造了万物C.人是唯一可以衡量万物的工具D.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人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衡量一切的尺度,其肯定了人的价值。智者学派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而非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故A项错误;B、C两项的错误在于扩大了人的作用。故选D项。3.“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表明苏格拉底()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B.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决定作用C.追求美德、教化人民、改善人类的灵魂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答案D解析题干强调了“反省”的重要性,这句至理名言主张不断检讨、反省自我,体现了其“认识你自己”的思想。其他选项均不符题意。4.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个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会多一首新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美德即知识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C解析A项是当时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材料信息表明,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实践了其“美德即知识”的主张。5.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苏格拉底则说:“美德即知识。”这说明二者()A.都看到人的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内在联系B.都反对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C.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D.所处的社会环境没有任何差异答案A解析二者都强调教化人民,从而改善人的灵魂,但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价值取向也存在着差异。6.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B.逻各斯是永存不朽的理性C.人是万物的尺度D.三权分立学说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斯多亚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D项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B项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理性;C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能力提升7.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局限性。“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反映智者学派强调个人随意性,故C正确。8.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结合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可以判断是苏格拉底思想。与其有关的是B。9.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希腊,铁器的大规模使用是在公元前800年以后。中国经考古发现的最早铁器属于公元前6世纪,但铸铁与锻铁基本同时出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也是空前的。约公元前800年以后,在希腊,人的地位从起初的单由出身来定,发展到由出身加财富来定,以至在某些城邦里出身和财富都不再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