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polypropylene)是由丙烯单体经聚合作用而部分结晶的聚合物,英文缩写为PP。其聚合方法有4种,即溶液法、溶剂淤浆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由于聚合方法的不同,所得到的聚丙烯树脂性能有差异。据资料,聚丙烯最主要的两个性能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立体等规度。1.熔体流动速率(MFR)——热塑性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熔体每10min通过标准口模的质量,单位为g/10min.塑料熔体流动速率(MFR),以前又称为熔体流动指数(MFI)和熔融指数(MI)。一般说来,我们在聚丙烯加工的时候,以MFR来表示它的流动性能,熔融指数是与聚合物的分子量相对应的,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而与粘度成反比。MFR的测量一般由一台挤出式塑度仪完成。其具体的操作方法参考GB/T3682-2000,可以在方法A或者B中任选一种,选择方法B时,熔体的密度值为0.7386g/cm3。试验条件为M(温度:230℃,负荷:2.16kg)或P(温度:230℃,负荷:5.0kg),试验前,应用氮气吹扫料筒5s-10s,氮气压力为0.05MPa。2.立体规整度(等规度)——等规度(tacticity)指的是有规异构体(tacticitypolymer)占有全部高分子的百分数。在缩聚反应中,大分子结构中甲基基团的立体位置基本以等规体、无规体、间规体三种结构形式存在,其中,间规体的数量甚微,可以忽略,而等规度即是描述有规异构所占比例的物理量。这样,聚丙烯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等规结构分子在均聚物中的百分数。由于无规异构体的溶解度较强,故此聚丙烯分子可以被萃取,所以,其等规度我们可以用萃取法来测得。3.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molecularmass),而分子量分布则是用分子量分布系数来表示的,分子量分布表示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其平均值周围扩展的程度。分子量测定有端基分析法、溶液依数性法、渗透压法、气相渗透法、粘度法等许多方法,根据不同的分子量范围采用不同的方法。而高聚物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是由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组成,所以高聚物的分子量只有统计的意义,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分子量只是统计平均值,若要确切描述高聚物分子量,除了给出统计平均值外,还应给出试样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是由计算而得出。4.颗粒外观——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1541-2006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我们所指的是再PP颗粒中黑粒、色粒、大粒、小粒、色皮粒、拖尾粒、絮状物、杂质等是否达到要求。将1000g树脂粒料经试验用套筛筛出定义中的大粒、小粒。在不少于10min的时间内,用镊子拣净1000g粒料中的各色粒子,并分类统计。5.粉末灰分——衡量树脂中残留催化剂等物质含量的指标。我们可以使聚丙烯颗粒经过850煅烧后,来测量它所所残留的无机物灰分含量。6.结晶度——用聚合物中结晶部分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据现在的研究来看,我们一般通过衍射仪测试的数据来进行定性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结晶度的数值。7.拉伸强度——拉伸强度(tensilestrength)是指在特定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应力。用聚丙烯片材在拉伸机上在做断裂实验时的我们可以得到其具体的数值。聚乙烯由乙烯进行加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聚合条件的不同实际分子量从一万至几百万不等,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稍能伸长,无毒,易燃,燃烧时熔融滴落,发出石蜡燃烧时的味道,聚乙烯的性能与其分子量有关,也与其结晶度有关。一、聚乙烯的物理性能聚乙烯的很多机械性能都决定于材料的密度和熔融指数。其密度在0.90-0.96g/cm3范围内的变化。聚乙烯的熔融指数(熔体流动指数)变化范围很大,可从0.3-25.0以上。聚乙烯的很多重要性能都随着密度和熔融指数而变化。参见图表(1)项目测试方式单位性能值聚乙烯(PE)密度ASTMD-1505g/cm30.9-0.96熔融指数ASTMD-1238G/10min0.3-25.0聚乙烯(PE)图表(1)物理性能二、聚乙烯的机械性能聚乙烯的很多机械性能都取决于材料的强度,断裂,变曲,拉伸,冲撞有关,也与材料的热性能有关。详细见图表(2)项目测试方式单位性能值弯曲模量ASTMD790MPA≤750冲击强度ASTMD638KJ/m2≥23拉伸强度ASTMD638MPA15.3-23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