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基本建设程序PPP项目分为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非经营性项目。根据不同项目的特性,选择具体的操作模式,包括特许经营、设立合资企业、服务外包、运营维护外包、对社会资本开发的项目提供政府补贴等。对于在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工程等特定领域需要实施特许经营的,按照国家关于特许经营的有关规定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经营性项目指具有明确收费基础,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及投资方合理利润的项目。此类项目可通过授予社会资本方特许经营权,采用BOT、BOOT、BOO等方式操作。准经营性项目指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全部投资成本及投资方合理利润,需要财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完全成本价格和协议产品或服务量不足部分给予补贴的项目。此类项目可通过授予社会资本方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政府补贴或政府方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BOT、BOO等方式操作。非经营性项目指一般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及投资方合理利润的项目。此类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方式操作。一、立项阶段1.项目建议书及批复项目建议书经批准后,称为“立项”,立项仅仅说明一个项目有投资的必要性,但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论证。2.PPP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实施PPP模式的背景、PPP项目具体选择的PPP模式分析、PPP项目VFM评价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投资计划和融资方案、经济测算、项目运作方案、风险规避机制设计、项目监管等内容。3.物有所值评价报告4.财政承受能力评估5.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拟建项目的最终决策文件。6.初步设计及概算文件已批复的概算作为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最高投资限额。7.调整概算及批复文件如基本建设项目存在调整概算,则以批复的调整概算作为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的最高投资限额。8.建设用地批准书包括项目选址意见书和用地批准书,同时集体所有土地应取得乡村规划许可证。9.建设规划文件包括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环评报告及批复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名录》的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取得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11.水保报告及批复根据水保2019年160号文,征占地面积不足5000m2或挖填方不足1000m3,不再办理水保方案审批手续;征占地面积不足50000m2或挖填方不足50000m3,办理水保方案审批手续;征占地面积在5000-50000m2或挖填方在1000-50000m3时编制水保方案报告表。并应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12.稳评及批复交通运输项目(铁路、公路等)、环境设施项目(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等)、能源(天然气主干网、加油加气站等)、工业(钢铁、水泥等)、社会事业(如医疗卫生建设项目)、农业(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动物处理设施、三级以上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项目,涉及土地与房屋征收的建设项目,在项目规划、环评公示阶段发生社会不稳定问题且尚未化解的建设项目,在居民密集区建设且对周边群众生产、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建设项目,重大地质勘察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13.节能评估报告及批复文件节能评估报告是指在项目节能评估的基础上,由有资质单位出具的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或节能评估登记表。节能评估,是指根据节能法规、标准,对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分析评估。年综合能源消费量3000吨标准煤以上(含3000吨标准煤,电力折算系数按当量值,下同),或年电力消费量500万千瓦时以上,或年石油消费量1000吨以上,或年天然气消费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应单独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14.压矿评估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三条: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15.地质灾害报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