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圆锥的体积(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圆锥的体积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在内容和要求方面没有大的变化,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使得教材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变化:(1)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通过列举大量现实生活中具有圆锥体特征实物直观引入,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物体形状的共同的特点,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它们的几何图形。当学生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后,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具体如此特征的实物,从而加强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加强了对图形特征,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更侧重于理解和掌握图形的特征、体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实验教材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有关自主探索和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3)加强了学生在操作中对空间与图形问题的思考。学情分析:加强了学习方法的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学习能力。教材注意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新学习的内容进行联想和猜测,再通过实验和推理验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如:联系圆柱体公式鼓励学生猜测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圆锥体积的教学是按照引出问题——联想、猜测——实验探究——导出公式的思路设计的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和推理,使学生受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3、培养学生利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教学准备:同样的圆柱形容器若干,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不等高不等底的圆锥,沙子和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提问:援助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出示圆锥的几何图形,学生说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3、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圆锥,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3————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圆锥的体积公式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二探究新知(一)指导探究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1.师: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1)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沙子和水(2)实验要求做一做:实验时先往圆锥里装满水往圆柱里倒,直到把圆柱里得倒满水为止。比一比:实验前比一比援助和圆锥底面和高的关系。想一想: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分组试验,边实验边做记录次数123与圆柱是否等底等高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发现3.学生汇报试验结果(上表)共3页,当前第1页1234.分析数据,做出判断观察全班数据,发现了大多数情况下圆柱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沙和水5.进一步观察分析,什么情况下圆柱能装下三个圆锥的沙和水6.教师强调:只要是等底等高的就存在上面的现象。7.师————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4演示(实验)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板书:v圆柱=3v圆锥或v圆锥=1/3v圆柱8.你们能用字幕表示他们的关系么?v圆锥二1/3v圆柱=1/3sh9.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二)解决实际问题导言: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解决一下实际问题。出示例3:(1)指名读题,分析题意2)指两名同学板演,其他齐做3)汇报,说解题思路(4)拓展:如果就给出这堆沙子,没有任何数据,说说你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三)质疑三巩固练习(一)实战训练营:填空1、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5————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2、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的圆柱体体积的(),所以圆锥体的体积()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原来圆柱体积的(),削去部分体积是圆柱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