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标准解读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纽带,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不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变成有价值的社会物质财富,又使自然资源具有社会属性。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还属于历史范畴,表现为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历史阶段)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要素成为自然资源,对同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越来越深化。本条“标准”基于上面的认识,改变以前高中地理课程系统讲述自然资源的状况,而是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进一步以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把握本条“标准”应注意渗透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2)教学重点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表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并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分类方法。能够结合人们认识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过程,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能够简要说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读书指导法、组织讨论法。二、知识结构第四单元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知识提纲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概念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与的总称。属性:性,性,性,性,性。(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按自然属性分: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分:资源、资源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一)前煤炭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以、等为主,煤炭的开发利用程度,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时代”。(二)煤炭时期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形成了十九世纪俄国的、德国的、美国的矿区等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骨干的大型工业区。至二十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以煤为主的“时代”。(三)后煤炭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消费量超过了煤炭,煤炭在世界能源中的优势地位,逐渐被和所取代,世界能源进入了“时代”。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以能源为主,转向以能源(、、、等)为主的能源多样化利用阶段,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为主。三、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农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时期,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和的依赖程度很大。(二)工业社会阶段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铝等资源,对性产业和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石油工业城市:、、钢铁工业城市:、、有色金属工业城市:、、(三)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的后期,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等)的地位则迅速上升。而后天性资源的运输成本较,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也日趋。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上二节课我们以地形和气候为例,分析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自然地理要素中,某些要素不仅影响人类活动,还对人类有用。这节课我们就以煤炭为例,分析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然资源概述(板书)(一)自然资源的概念(板书)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组织阅读】认识自然资源的属性(教材P101阅读材料)自然资源的属性包括: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和社会性等。(二)自然资源的分类(板书)自然资源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例如: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根据自然资源自我再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