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反思认识线段温师附小王丽君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二使学生能辨认线段,初步学会画线段。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准备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二新授1初步感知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生尝试。师出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得直就出现一条线段。请一生上来摸一摸。演示这直的一段叫线段。3、同桌合作一个拉,另一个指出这条线段在哪里。请两生演示。一生想办法拉出线段,另一生指出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4、小结线段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2认识端点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3总结概念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4找线段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5折线段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折痕3、再折比刚才短一点的线段。4、在这张纸中折出最长的线段。摆擂台,让擂主说出理由和折的方法6小结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7画线段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2、指定条件画。、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反馈要求非常准确。进行认真做事的思想教育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板书三巩固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2、数一数,下面的图形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3点能连几条线段?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思考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演示一样长。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四总结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有短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线段,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先由学生实际操作拉毛线团,得知线段的表象,再通过指一指同桌、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这几个环节,抽象概括出线段。整个过程由具体直观到抽象,并由易到难逐层进行,创设开放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节课,我觉得自己在以下方面做得比较好的1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背景;2体现学生是发现者和研究者;3关注学生的差异面;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准备的毛线团太新,不够形象,学生没开始拉就已经是一条线段了;老师说的话太多,容易使内容琐碎造成学生思路不完整;在画线段时还不够规范,特别是画指定长度的线段,最好利用多媒体手段,这样学生才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