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反思1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37-P40.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角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能画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出锐角、直角、钝角。利用手中的工具创造不同类别的角。教学准备:一条红领巾、三角板、活动角、不规则纸。学生:活动角、三角板、白纸。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出示红领巾:请同学们说出,红领巾上有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板书:角)关于角,你还记得哪些知识?(复习直角、边、顶点)出示一组角并判断是否是直角。2、请同学们仔细看:红领巾上的3个角跟我们学过的直角比较,哪个大?哪个小?3、比直角大的这个角在数学上有个专门的名词,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这两个角也有专门的名词,叫锐角。(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寻找锐角和钝角的特点。1、探索锐角、钝角的特点。红领巾上两个比较小的角叫锐角,它比直角小。在黑板上快速画出。生活中,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反思2或者我们身边,你还能找出这样的锐角吗?学生找角。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较验证。(板书:锐角、比直角小)红领巾上比较大的角叫钝角,它比直角大。在黑板上板画。学生找角。(板书:钝角、比直角大)读一读、写一写“锐角、钝角”。2、帮助学生记住锐角、钝角。我做一个会变的角,你来判断它是什么角,好吗?学生判断:锐角的用小指表示,钝角的用大拇指表示,直角的用食指表示。教师用活动角展示,直角的用三角板展示,并插入举例说生活中的直角,和在放大镜中的角。3、画锐角、钝角。请学生在纸上画锐角和钝角,和同桌说说你画的角。强调一下画角的步骤。锐角要画的比直角小,钝角要比直角大。4、用学具创造角。能用活动角做锐角、钝角、直角;能用三角板拼不同类型的角;能用长方形纸折角;三、巩固知识、拓展知识。1、做书中的相应练习。2、判断,见练习纸。3、给你一张长方形纸和一把剪刀,在纸上只剪一刀,剩下几个角,它们分别是什么角。4、用不规则纸折不同类型的角。四、总结。认识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反思3二年级数学《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锐角和钝角》。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中,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并已经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所以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角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从红领巾入手,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钝角。知道锐角、钝角的特征。教学难点:能辨认锐角、钝角,能画一画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儿童学习概念一般都要经过直观感知──形成表象──抽象特征──内化成概念这一过程。锐角和钝角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考虑到建立锐角和钝角的概念要以直角为判断标准,我从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