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俱乐部品牌运营升级战略规划方案一、前言:1、外部环境:协会或学会或俱乐部等等各种各样组织形式的民间团体组织在政府放宽条件下得到许可而相继成立,也有未经许可而成立的松散团体,于是,由于出现社团多而彼此又不形成竞争于是出现不经营不劳作的现象的原故,一般性协会组织逐步沦落为年初开会收会费哄领导年尾总结吃团圆饭选领导过家家式的形式主义,且很多依靠政府关系维系着协会的牌子其实并不为所属行业做出其特有的应有的贡献,形成了部分权势商贾维系自身市场的小圈子,一般小民营企业或与领导关系疏远的企业则被排挤在圈子之外,于是又会再滋生出新的协会组织,相互之间并不融合,各自关起门来自娱自乐,长此以往,大家也就累了疲惫了,行业组织也就丧失了其本性,成为空架子或花架子,最终成为被少数人把持又不为公众或行业或专业贡献力量的干枯的工具,逐渐失去民心企心。东莞设计人俱乐部也正是在这样一种行业环境下由部分“核心圈”圈外人士重新划定的新的圈层,希望能借此团结更多乐于奉献愿意抽出宝贵时间和经历为所处行业贡献微薄力量的设计人、为设计行业创造集体的优质品牌形象,为大家营造更和谐更催人奋进的市场氛围。但是,瘦田没人耕、肥田有人争,在没有开荒时谁也不愿第一个扛起锄头走在最前面去带头清除杂草瓦砾,一但开垦出田土并培养经营到一定肥沃程度,就势必引来部分人前来争夺,行业协会的经营也是一样,当东莞设计氛围被营造得越来越活跃时,那些以前保持沉默静守的人也开始突然醒目了,迅速组织力量加入了“竞争”行列,有竞争当然是好事,这样更利于培养东莞设计的城市品牌和行业活跃气氛,但对年轻的东莞设计人俱乐部而言,无疑增加了巨大的压力,生存空间受到巨大冲击!东莞设计人俱乐部带领东莞设计人不断走出东莞,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塑造着设计人带有东莞符号的整体形象,这过程是不容易的,面临着非常多的困难。在成立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断断续续地做了很多公益性的活动,成绩显著但后劲乏力,就在金羊奖2009年度东莞赛区颁奖典礼迫在眉梢时,执行团队人才严重流失,组织力量明显难以支撑,设计人俱乐部开始将希望寄托在新任会长的身上,而曾是CIID东莞专业委员会会长的东莞设计人俱乐部理事卢迅先生成为了不二人选,众望所归,于是在时任会长李坚明的推举下,卢迅先生当选为东莞设计人俱乐部第二届会长,当然,会长不是那么容易当的,要对俱乐部品牌进行重塑与升级,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即将要面对的路更加充满艰难困苦。任何协会组织都需要经营,某种程度上跟公司没有区别,只是企业更注重商业价值,而行业社团组织则更多倾向于社会公益价值,但这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的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东莞设计人俱乐部要确保人才尽可能少地流失,组织力量方得以顺利延续,就需要正视自身的历史使命和存在的价值,变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对团队自我省视的一个过程,品牌升级与重塑成为当下最要紧的任务。2、内部环境:随着第一笔启动资金消耗殆尽和活动招商的难度增大、以及员工待遇诉求的增加,经费迅速枯竭,于是杂志停刊、人才大量流失,业务集中凸显盲点,机会主义早已不复存在,盲动主义势必让协会组织蒙受巨大重创,重新省视自我,迫切需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重新思考品牌化运营的战略问题,因为战略决定成败,战略规划决定了,方有细节的执行。原有的运作模式显得松散而无章法可遵循,摸着石头过河,综合竞争能力需要显著提高方能应对日渐失去新鲜感而市场竞争更惨烈的新环境,在对外拓展的深度与广度上下硬功夫,从单一装饰行业的室内设计人才群体向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动漫设计、陈设设计等创意设计领域扩散,方能真正体现作为设计人俱乐部的价值。原来本意在于构建一个单纯的设计人之间的交流的内圈层,而事实上,这种纯粹自我陶醉的自娱自乐的方式终将失去魅力被人遗弃,于设计人于设计企业而言更多的是需要面对公众面对大众与更多行外人士交流以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唯有如此,这个圈子才是动态的和充满生机焕发青春的有机体,也方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