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题须知1.此项测验共有5个部分,共140题,共150分。总时限120分钟,各部分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2.在作答前,请参考人员用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本人姓名、报考单位和准考证号。3.所有试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一律无效。4.试题本可做草稿纸使用。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本、答题卡一并交监考老师,严禁携带试题本、答题卡出考场。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1.()犯罪是属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A.盲人B.醉酒的人C.未成年犯罪D.聋子2.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分布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上述引用诗文的作者依次是:A.王之涣崔颢范仲淹王勃B.陈子昂李颀王勃范仲淹C.王之涣李颀范仲淹王勃D.陈子昂崔颢王勃范仲淹3.吕坤《社学要略》:“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说明蒙学教育既为识字,也兼为:A.见闻知识教育B.实用知识教育C.义理思想教育D.修身出世教育4.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A.协调B.组织C.控制D.领导5.()能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是:A.物质文明建设B.精神文明建设C.政治文明建设D.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6.李某因犯杀人(未遂)罪、抢劫罪、盗窃罪而分别被判处10年、8年、5年有期徒刑,对其最后量刑应为()年。A.10年B.23年C.10~23年D.10~20年27.“三个和尚”的故事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主要揭示()的重要性。A.计划B.人事C.协调D.激励8.张某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执行完毕后,其父急恨交加导致旧病复发而亡。张某有妻、子、女、兄、弟。张父的遗产应由()继承。A.张某、妻、子、女、兄、弟B.妻、子、女、兄、弟C.子、女、兄、弟D.妻、兄、弟9.能引起听觉的声波振动频率是:A.0~20HzB.20~20000HzC.20000~40000HzD.40000~∞Hz10.凡是有我国国籍的自然人就是我国的公民,这属于:A.政治概念B.法律概念C.政治概念D.不是政治概念也不是法律概念11.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是:A.二进制数字信息B.十进制数字信息C.文本信息D.模拟信号12.“三讲”不包括:A.讲学习B.讲民主C.讲政治D.讲正气1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负责。A.中央军事委员会集体B.中共中央政治局C.中共中央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14.甲乙为夫妻,甲在外有外遇,为摆脱妻子,他产生杀妻之心。一天吃饭时,甲将老鼠药放入乙的饭中,乙吃过有毒的饭后,甲又心生后悔将乙送入医院,但是还是没有将乙救活。请问甲的行为是属于: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犯罪预备D.犯罪未遂15.在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唯一出自清代的小说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6.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人民B.公民C.广大人民群众D.各族人民17.张某,17岁,农民,15岁时父母双亡,因与哥嫂不和,即分家另过,独自居住在父母给自己的两间平房里,靠种承包田和外出打工度日。张某:A.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8.香港特别行政区不享有()权利。A.行政管理权B.防务权C.立法权D.独立的司法、终审权19.以()为中心的唯物论思想,体现了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立场。A.真理的本质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真理的客观性C.实事求是D.物质世界的可知320.下列各大洲中,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最大的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21.在沪宁杭地区区域开发的重点中,正开发的大旅游圈的中心是杭州、苏州与:A.黄山B.雪峰山C.衡山D.庐山2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健吾,我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