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文件文件名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编号共10页S0P/QC-043(1)-2015第1页部门:QC新订:替代:S0P/QC-043(1)-2013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颁发部门QA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总经理、质量部、QC目的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用范围所有原料、成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责任人QC检验员内容1简述1.1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1.2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两种方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1.3本规范适用于凝胶法检查。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1.4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1.5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NSE)系自大肠埃希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1.6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1.7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BET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灭菌注射用水。光度测定法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其内毒素的含量应小于0.005Eu/ml。1.8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产生凝集的内毒素第2页******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名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文件编号S0P/QC-043(1)-2015共10页第2页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用EU/ml表示。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1.9供试品干扰试验项用于建立新品种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及供试品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或试验环境有变化,鲎试剂来源不同或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呈阴性时确定供试品是否存在抑制或增强作用。1.10检查法项为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和供试品阳性对照必须同时进行,否则试验结果无效。2实验材料及用具2.1天平供试品称量用,感量为O.lmg以下。2.2电热干燥箱除外源性内毒素用,温度应能维持250°C以上至少一小时。2.3恒温水浴箱或适宜的恒温器,应能在37土1C保持一小时。2.4水银温度计或酒精温度计,精度在1C以下。2.5旋涡混合器2.6鲎试剂(应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及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符合规定)。2.7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NSE),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WSE),除另有规定外应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2.8实验用具移液管(或刻度吸管,定量移液器)、凝集管(10X75mm)、三角瓶、小试管(16X100mm)、试管架、洗耳球、封口膜或金属试管帽、时钟、脱脂棉、吸水纸、剪刀、砂轮所用玻璃器皿须经250C干烤至少1小时。塑料用具应使用其它适宜的除细菌内毒素方法。2.9试剂75%乙醇、蒸馏水、5%重铬酸钾硫酸洗液。3操作方法3.1试验准备3.1.1洗液的配制配制铬酸洗液或其他适宜的细菌内毒素灭活剂。3.1.2玻璃器皿的洗涤将被洗涤的玻璃器皿用洗涤剂和自来水洗净并空干水分后置洗液中浸泡4小时,取出将洗液滤干,用自来水将残余的洗液洗净,再用新鲜蒸馏水冲洗干燥后置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迅速置烤箱中。第3页******有限公司标准操作规程文件名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文件编号S0P/QC-043(1)-2015共10页第3页3.1.3除去玻璃器皿表面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玻璃器皿置烤箱后将烤箱调至250°C,待烤箱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记时,须干烤至少1小时。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断电源。待烤箱温度自然降至室温,在不开启金属容器的情况下,可在两周内使用否则须再次加热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3.2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品、生物制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或EU/U(活性单位)表示;K为人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注射剂,K=5EU/(kg.h),其中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kg.h),鞘内用药品,K=0.2EU/(kg.h);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