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语文《种树》原文及教案1.小学一年级语文《种树》原文种下一棵小树,像一个绿色音符。种下一行小树,像一串绿色歌谱。小鸟兴奋地飞来,在树上唱歌跳舞。种树啊种树,种下歌声,种下幸福!2.小学一年级语文《种树》教案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读题激趣,感知儿歌大意1、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看看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初步感知儿歌内容。二、自主识字,沟通评议1、自由、轻声地朗读儿歌,要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练读几遍。(2)运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试着记住字形。(3)勾画生字词,把儿歌中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问号。2、沟通自主识字情况。(1)学生相互提醒音难读、形难记的字。(2)用生字扩词语,选自己喜爱的词语造句。学生个别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全班沟通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入下一环节解决。例如:“绿色音符”、“绿色歌谱”、“种下歌声”、“种下幸福”等等。三、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自主解疑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提示: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边读边想。音乐常常与欢乐相伴,一个个音符,就像一个个欢乐的因素,它将构成欢乐的歌谱。儿歌中的这两个比方可谓意味深长,笔者认为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为理解后文“种下歌声”、“种下幸福”奠定基础。“音符”是什么?(乐谱中表示音长或音高的符号,这里用来比方一棵小树。)“歌谱”是用来干什么的?(歌曲的乐谱、谱子,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们唱歌时用的。这里用来比方一行小树。)2、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环境得到美化,生活更加欢乐,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3、读读自己喜爱的诗句。四、进一步诵读课文,体会情感1、实行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欢乐,感受树木的作用。五、语言积累活动结合课后第二题,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六、书写练习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提出难写的字、笔画笔顺不清楚的字,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兴”字集体书空笔顺;“唱”、“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指导书写。2、沟通展示、展评,激发写好字,主动练字的积极性。3、写写你想写的字或词语、句子。七、拓展1、说说你准备为小树做点什么。2、根据你对儿歌的理解给儿歌配画。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试着仿照儿歌的样子当小诗人说一说。3.小学一年级语文《种树》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要求会写的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春天种树的欢快,了解种树对保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义。3、喜爱读儿歌,有主动读儿歌的愿望。教学准备老师:教学挂图,与音乐、美术老师联系,指导学生课前认识音符和歌谱,画一画小树。学生:动手制作生字卡片,观察、了解种树有什么好处。师生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教学设计参考一、读题激趣,感知大意1、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什么。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二、自主识字,沟通评议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一读,把不明白的词句做上记号。2、沟通识字情况。学生相互提醒,运用已有的识字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验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老师提醒学生读准“种树”的“种”等字的音。3、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三、朗读课文,自主解疑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边读边想:种树会给我们的生活来什么?2、朗读自己喜爱的诗句,说说自己学了这课知道了些什么。四、诵读课文,体会情感1、实行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朗读或背诵,积累语言,进一步体会种树的欢乐。五、扩展活动1、把课文描绘的画面用彩笔画一画,或唱一首种树、护树的歌,或朗诵一首儿歌,或讲一个人们爱护小树的故事。2、说说你想为小树做点什么。小学一年级语文《种树》原文及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