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联系制度创新审计监管2005年9月,XX县区人民政府转发区审计局《关于建立与被审计单位联系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区审计局按照监督用力、管理严格、服务周到的工作理念,积极推进审计联系,至2007年底,共提出审计联系意见405条,进行财经法规宣传85次,提供审计咨询37次,完善了55家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审核制度,共调整不规范资金22895万元。有效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经济、服务经济的作用,树立了审计机关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新形象。一、建立联系制度的具体做法1.抓基础,健全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审核制度。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是审计联系中首先要掌握的信息,我们通过制定三份表格《XX县区审计联系单位基本情况表》、《会计基础工作反馈表》、《审计联系情况登记表》。以主动走访,摸清了所有被审计单位人员、会计机构、财务制度、开户银行、财产物资管理、资产负债损益等基本情况。同时,我们把内部会计管理体系、财务收支审批、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稽核、内部牵制、账务处理程序、财务会计分析、原始凭证管理、财产物资管理、会计交接、会计档案、实行成本核算单位建立成本核算共十二条财务管理和审核审批制度,以主动服务的形式提供被审计单位加以对照和参考。对未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的被审计单位及时提出审计联系意见。2.抓重点,推进审计联系工作。在抓好财务基础工作的同时,根据对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分析及联系情况,我们及时明确二个方面工作重点。一方面,对发现与被审计单位往来账款长期挂账、专项资金未专款专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等,我们及时把以上内容明确为联系工作重点,及时提出审计联系意见。另一方面,对发现资金流量大、专项拨款多、会计基础工作较薄弱及我区的一些热点部门,及时明确了10个行政事业单位和3个区属公司为重点联系单位,予以重点指导和服务。3.抓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审计联系更应充分体现寓第1页共5页监督于服务之中的理念。我们以主动走访为主的形式对被审计单位积极宣传经济法规、内部控制、财务分析等内容,和被审计单位一起分析如何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结合新《审计法》的实施,我们为被审计单位发放了有关财经法规的宣传资料,还受邀为区水务局、区公安分局等单位的所有财会人员进行专门上课辅导,对被审计单位的重大投资、经营决策、会计核算、财经纪律、税收、基建审计等方面及时提供审计咨询服务。4.抓信息化建设,运用计算机审计管理系统建立联系信息。对每一个被审计单位在计算机审计管理系统中均建立了九个方面的台账,1、会计机构及人员2、财务制度3、会计记账4、会计核算5、往来款清理6、固定资产管理7、会计档案管理8、审计整改9、五项制度;并把《XX县区审计联系单位基本情况表》、《会计基础工作反馈表》、《审计联系情况登记表》三份电子表格,进入审计管理系统;并建立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报送资料上传下载和数据分析。5.抓队伍,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抓学习,针对审计联系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倡导和弘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新风气。提倡学习工作化、工作目标化。抓效率,建立审计联系责任人制度,提高联系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抓服务,对被审计单位努力从根源上提出防范措施,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抓廉洁,审计联系工作中,保持廉洁自律,维护审计机关的形象。二、建立联系制度的良好效果1.基础效应。从目前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看,制度的缺失、无效、监督的缺位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健全各被审计单位规章制度,使全区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得到了有效改进。完善了55家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和审核制度,37家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28家被审计单位往来账款及时清理,达到强化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作用。也是保障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经济活动有序、有效进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基础。通过联系发现,某局部分固定资产第2页共5页未入账,且无明细账,也无卡片,也未按《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二十五条“行政单位对其占有或使用的固定资产,每年应当盘点一次”要求进行。我们及时提...